简体首页 马氏文化 马氏新闻 历史人物 邯郸风貌 文化交流 当代精英 公告通知 组织机构 资料介绍
 
类别:馬氏文化 来源: 作者: 更新日期:2015-11-22 阅读次数:1375


  十月初始話“寒衣”   


    又是一個農曆十一,也許有些人早已忘記,只是看到了很多道路的交叉口、角落處都飄散起了燃盡的紙灰,才突然想起。走在大路上,聞著空氣中夾雜著紙張燒焦的氣息,幾乎每一個人的心頭都會湧現出種種難以名狀的感受。很多年邁者虔誠祭祀、懷念著記憶中的親人,恍如隔世般地靜默不動;而不少年輕人卻心裏揣著“封建迷信”的念頭或不屑一顧,或憤憤不平,或敢怒不敢言地快速前行,去儘量“充實”這難得的週末,似乎農曆的“十月一”——這個傳統的“寒衣節”正離他們越來越遠。我無意間回首望去,竟然發現“她”原來是如此的親切與溫馨。

    農曆的十月份,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已經“水始冰,地始凍”(《禮記·月令》語),因此,古人就認為:從十月初一起,就正式進入冬季了,舊的曆法也把這一月稱為“孟冬”。而十月的第一天作為一個由秋轉冬的標誌性時刻,隨著時間的發展和人們的需要,也自然而然地逐漸演變為一個節日,稱之為“寒衣節”。冬,終也,正所謂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萬物都蟄伏隱藏以躲避肅殺的嚴寒。長期以來,我國古代的先人們也很注意“防寒保暖”,因而在“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的日子即將來臨之際,無論是高高在上的統治者還是普通的民間百姓都十分重視“寒衣節”。

    早在周朝時期,十月之朔(農曆初一,也有的史書上記載是立冬之日),天子便要親率臣僚、貴族等朝廷命官到北郊,舉行盛大的迎冬典禮;回來之後,天子還要專門賞賜為國捐軀的大臣後人,

撫恤救濟這些大臣遺留下來的孤兒寡母,希望以此能幫助他們順利地度過嚴冬;此外,天子也會向日、月、星、辰等在天之神祈求來年的豐收;會大殺牲畜祭品,先宮門口處祈禱,然後拜祭先祖、五祀(即五行之神,分別為金正、木正、水正、火正、土正)。“敬天命而盡人事”,周天子還會去慰勞鄉下的農夫,希望他們在冬天能好好休息。

    到了秦朝,由於受到羌戎曆法的影響,秦始皇把農曆十月作為歲首(即正月),這樣一來,十月一便成為了新一年的起始之日,因此也更加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而這種現象也一直持續有近百年的時間,到漢武帝時期才改變。

在唐朝中期,我國古代的稅制發生變化,政府開始實行兩稅法(也就是一年主要徵收夏稅和秋稅兩種),而秋稅就是從十月初一開始徵收的。也許是出於天氣轉寒、體恤百姓的考慮,秋稅的額度明顯要比夏稅低一些。

    時至宋朝,十月朔的習俗有了一些復古的傾向,在賞賜、祭祀等一些方面與周朝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兩宋統治者會從十月一起,開始大規模地賞賜百官和軍士衣物、茶酒等生活用品,如《宋史》中記載:“自十月一日後盡正月,每五日起居,百官皆賜茶酒,諸軍分校三日一賜。”還有,呂希哲的《歲時雜記》也記載:“十月朔,京師將校禁衛以上,並賜錦袍。皆服之以謝。……諸軍將校皆賜錦袍。”這一時期的官員不論身份高低,紛紛前去祭祀,如,呂希哲的《歲時雜記》

    還記載:“十月一日,……士庶皆出城饗墳,禁中車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宗室車馬,亦如寒食節。”士大夫們通過祭祀給先人“送去”溫暖、關懷、思念的同時,也表達了各自或官運亨通、或興旺發達的祝願,而皇室的宗親也許希冀較多的是日日開心、江山永固吧!

    如果說,古代的統治者在寒衣節裏的系列舉動是出於協調天(大自然)人關係,籠絡人心,從而達到鞏固統治的目的,那麼民間百姓的行為則處處洋溢著溫馨而又濃郁的親情之香。

在我國北方民間有這樣一則諺語:“十月一,穿齊備”。婦女們會把自己做好的棉衣服拿出來讓丈夫、兒女們穿,即使天氣暖和,也要他們試穿下以圖個吉利。而男人們則會整理、安裝火爐、煙筒等取暖設備,並正式點燃開始使用或試“運用”。而對於遠在他方的親人,婦女們則會想方設法地把棉衣送到他們的手中。據說,孟薑女千里迢迢去找自己的丈夫,主要目的就是去送寒衣,希望他平安過冬。只可惜她的丈夫是“無福消受”了,但我們仍可以想像出這樣的一幅畫面:一個男子在偶感天冷之際,突然看到風塵僕僕的妻子不遠萬裏奔波前來送棉衣,他的內心又是怎樣的一種感動與驚喜呢?在冰冷的天氣之寒前,在陌生而又殘酷的大自然前,我們先人還無法完全摸透她的脾氣,瞭解她的性情,唯有用一種處處洋溢著沁人心脾的人情之暖,去關心和關愛自己的親人,從而重新燃起人們心中為美好生活而奮鬥的激情與鬥志。

    與此同時,過去的不少中國人都有“慎終追遠”、“視死如生”的觀念,他們看到身邊的人都成功“禦寒”時,也會想起那些九泉之下的親人,冬天來了,逝去的父母和親人在郊外的地下冷嗎?他們也應該需要棉衣穿啊,他們怎麼辦呢?正是基於這樣的情懷,古代的人們便在十月初一這一天,給死去的親人也“送”去禦寒的衣服。但是陰陽阻隔,難以逾越,給死者的寒衣無法郵“寄”,更無法代捎,因而只能用別的方法送達。在唐代以前,很多人選擇把寒衣埋入親人墳前土中。從唐代開始,由於受到當時比較流行的佛教“燒祭”方式的影響,古人們也開始用焚燒的方法,不過把布制的衣服燒掉,有點浪費,隨著造紙業的發達,便開始焚燒紙制衣服。到了宋朝,這種習俗被傳承了下來。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東京汴梁九月“下旬即賣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燒獻故也”。至清朝,這種現象依然常見,有詩為證:“寒衣好向孟冬燒,門外飛灰到遠郊。一串紙錢分送處,九原尚可認封包。”

    到“文化大革命”時期,“寒衣節”被當作“四舊”破除了。改革開放之後,“寒衣節”的傳統習俗又在民間逐漸恢復,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曆法的改變,“寒衣節”的很多內容和形式逐漸消失,只有一種祭祀的形式——燒“紙”,被保留了下來,並且有了“發展”。現今的十月初一,人們並不是因為冬天來了,顧念死者寒冷“雪中送炭”,燒寄寒衣,而多是焚燒紙糊的電腦、樓房等,去“錦上添花”,另外還會焚燒一些面值一張可達數十萬、數百萬、數千萬,甚至“一億元”的冥幣。這也算是在商品經濟大潮中,人們經濟意識日益增強的表現嗎?

    儘管如此,從如上的梳理與回顧中,我們仍不難發現:寒衣節不僅僅是傳統小農社會裏的一個重要節日,更是先人智慧地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係時不經意間留下的一顆光芒四射的珠璣。同時,我們也會看到,隨著社會的發展,寒衣節的節日內涵與形式都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既然如此,時至今日,我們能否堅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創新形式去彰顯傳統節日的“活力”呢?比如,人們祭祀燃燒的“冥衣、冥幣”能否做成清潔無污染的?可否把這一天專門作為我們為親人或整理或購置棉衣的日子?還有,在這一天,有關部門能否組織人們捐獻不用的棉衣送給貧困地區真正需要寒衣的人?或者再大膽地建議一下,能否把這一天定為“送暖氣日”(畢竟近幾年的“寒衣節”與西曆11月15日還是比較接近的,有時甚至只差一兩天)等等。也許我的這些想法還很幼稚,也會貽笑大方,但是我們只有每一個人,每一個部門組織都積極“動”起來,才能夠讓我們的傳統節日“火”起來,綻放出光芒,更好地為我們建設幸福生活、實現“中國夢”服務。

    唯有如此,傳統節日也就不再漸行漸遠,而會深入人心。

                                                                              馬率磊




【目前共有 0 条对该新闻的评论】【查看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