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首页 马氏文化 马氏新闻 历史人物 邯郸风貌 文化交流 当代精英 公告通知 组织机构 资料介绍
 
类别:馬氏文化 来源: 作者: 編輯:陌歸 更新日期:2016-5-18 阅读次数:1269


再見,這位叫馬英九的中國人


         2008年5月20日,意氣風發、帥氣拉風的“小馬哥”走進了地區領導人官邸,開啟了馬英九時代。

       看似漫長的光陰,如今卻顯得那麼短促:數天後的5月20日,這裏將辭舊迎新,馬英九的孤獨背影也將定格成一幅歷史畫面。那時,他的內心是充滿離愁別緒,還是感慨“新人笑、舊人哭”的輪回?無人知曉。

       8年的時光,已經把“小馬哥”雕刻成了老馬……
    



         1988年的馬英九。

        一、

       馬英九祖籍湖南衡山,遠祖陝西扶風,出生於香港,成長於臺灣。

       儘管從未到過大陸,但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精神,已經內化為他的血液。在他內心深處,“大中國”的圖景從未幻滅,其父馬鶴淩先生骨灰壇上的“化獨漸統,全面振興中國;協強扶弱,一起邁向大同”,既是馬老先生生前對兒孫的教誨,也成為構建馬英九精神家園的指南。“執政”前,他多次毫不掩飾地說,“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

       美國留學歸來後的馬英九,旋即成為蔣經國先生的英文秘書,這對他今後的從政之路產生了深遠影響。2008年,馬英九上臺前提出的“愛臺十二項建設”,既是對蔣經國當年“十大建設”的模仿,更可以看作是他對蔣的致敬。
    



         給蔣經國擔任英文秘書。

       仕途起點如此之高的馬英九,由此籠罩著中國知識份子少有的光環,但是他並未洋洋自得。他的家世與家風、情懷與情操,使他更像一個內斂平和、彬彬有禮的謙謙君子。這在錯綜複雜的官場上,顯得異類;但對他而言,只是本分。

       二、

       作為法學博士,馬英九對條文制度充滿敬畏。他那“不粘鍋”的外號,也有了截然相反的不同評價:贊同的人認為他循規蹈矩,清廉勤政;否定的人則認為他不通人情,缺少變通。

       傳統士大夫氣質十足的馬英九不以為忤,相反,他更加愛惜羽毛,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經營。

       選舉時代,政治人物的形象是寶貴資源。脫胎於舊體系、遊刃於新體制的馬英九,憑藉著書生氣質和清廉形象,迅速成為選舉“吸票機”,一次次在黨內和臺灣擊敗對手,最終以魅力型領袖之姿,攀上了政治生涯的巔峰。

       然而,“越在乎,越失去”,墨菲定律同樣適用於看重自我形象的馬英九。第一任期內,當臺灣人嘲諷道“下去一個壞蛋(陳水扁),上來一個笨蛋(馬英九)”時,他的形象就已經開始滑落了;而當他治下的臺灣面對國際經濟下滑的壓力束手無策,食安問題頻發,房價居高不下,薪資所得降低時,輿論已經把他與無能劃上了等號。

       有一段時間,他在8個月內連續9次成為公開場合被扔鞋的對象,幾乎創造了世界紀錄。而2013年的“馬王政爭”,更讓他面子與裏子雙失,形象一落千丈。

       8年時光,讓馬英九變成了“9趴領導”(民意支持率只有9%),也變成了黨內避之唯恐不及的“票房毒藥”。建基於大眾情感、卻又被媒體左右的“魅力”與形象,逐漸剝落了“萬人迷”的成分。
    



         2000年時任臺北市長。

       三、

       馬英九內心是孤獨的,因為他沒有朋友。但這種孤獨,絕非人在高位的副作用,而仍然與他的書生意氣密切相關:剛愎自用,但又軟弱妥協。

       第一個任期內,馬英九一心想“超越藍綠”,於是關鍵崗位上,綠營的賴幸媛竟成為陸委會主委,讓藍營譁然許久。而馬英九對支持者,更是“親者痛而仇者快”,他把國民黨的鐵票部隊“軍公教”團體的優厚待遇取消,直接把支持者變成了反對者。

       他推出的政策,要麼操之於不食人間煙火的學者,要麼把持於“奉公守法”的事務官。這些官員缺乏一言九鼎的權威性,又沒有縱橫捭闔的協調力。政策與民意的距離,由此越來越遠。

       相反,對民進黨拋出的議題,他疲於應付,卻左支右絀:民進黨打黨產,他立刻拋黨產;民進黨攻擊大陸政策,他立刻踩刹車;課綱、服貿協議……莫不如此。

       這種性格,既未帶來他期待的“社會和解”,又未給國民黨創造有利的執政環境。國民黨在他的領導下轉型成為“選舉機器”,喪失了靈魂,面臨著不知為誰而戰的窘境,也面臨著青年斷層的現實。

政治需要團結大多數,孤立極少數。馬英九的性格弱勢,使他反其道而行,結局已經可以想見:眾叛親離——或許,該說他叛眾離親才對。

       四、

       歷史把馬英九推向高位,終使他擁有高位帶來的高度。

       2015年,當他大張旗鼓地宣傳抗戰時,人們看到了他對歷史的較真與尊敬;當他實現了“習馬會”時,人們看到了他對“兩岸一中”的執著與堅守;當他今年初頂著壓力登上太平島時,人們看到了他對“主權”與“祖權”的抗爭與維護……因為民族大義,關鍵時刻,馬英九每每能夠挺直脊樑
    



         2015年新加坡習馬會。

       然而,歷史的纏繞糾葛、兩岸的獨特形態、臺灣的政治生態,使得他一輩子在“中國”的符號裏嘗試與掙扎。他對歷史中國(中華民國)的驕傲,掩飾不了對現狀中國(大陸與臺灣)的焦慮。他站在臺灣,凝望大陸,把歷史當作圖騰一樣對待,卻又對現狀充滿深深的無力感。

       8年來,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就是這種糾結與無力的政策體現。可以說,他內心對歷史中國與現狀中國的連接既分裂,又矛盾。最終,他失去了對未來中國的想像和方向,失去了年輕一代。

所以,他開啟了一個時代,卻也目睹了這個時代的巨變和人心的疏離。

        五、

       “留取丹心照汗青”。政治人物都想青史留名,但是迄今為止,也只有馬英九公然把“追求歷史定位”宣之於眾,顯示了他的可愛、單純與理想主義性格。然而,試問歷朝歷代知識份子及政治家,有誰不在乎自己的歷史形象與清名呢?
    



          2016年,馬英九給臺灣民眾寫春聯。

       不過,“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對歷史人物的評價,需要旁觀者拉開歷史的縱深,以更久遠的時間維度去思考。也許再過若干年,當馬英九的政治遺產被人們重新發掘,或者當後人撥開層層迷霧,真正體會到他的良苦用心時,對他的評價才能公允,對他的懷念才能深刻。

馬英九不是神。臺灣的現行體制和輿論環境,讓他充分展現了知識份子領導人的弱點,也讓他在神聖的歷史使命感和窘迫的政治現實中,引發了嚴重的內心衝突。然而,他的民族情結與家國情懷,仍然足以讓他高蹈於歷史舞臺上。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中國人”三個字,已經是對他的最高評價。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我們希望這位叫馬英九的中國人,在卸下所有的包袱後,能來大陸走一走,看看這裏的山川草木、大地河流,聽聽這裏的鄉音土語、滄桑悲歡,是不是一如他今生66年來的夢境?

       再見,馬英九。
    





【目前共有 0 条对该新闻的评论】【查看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