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首页 马氏文化 马氏新闻 历史人物 邯郸风貌 文化交流 当代精英 公告通知 组织机构 资料介绍
 
类别:邯鄲風貌 来源: 作者: 編輯:陌歸 更新日期:2016-7-19 阅读次数:1284


癡心丹青 意寫山水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題寫書名的《馬樂寫意山水畫集》即將出版。書中有眾多名人、大家的評述。在此,我們專擇畫家自己的一畫一話。

    

中國寫意山水實力派畫家馬樂 


    

太行放歌


         《太行放歌》是我比較滿意的一幅作品。當我將這幅畫裝裱好,把畫框放到電視櫃前,本想在沙發上孤芳自賞一下後美美地睡個午覺。

       但我輾轉難眠,總覺得一種類似《命運交響曲》的旋律在耳際回蕩……震撼,感動!是我當時的感受。一幅作品只有首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我期待著諸位朋友看到此畫時與我有類似的共鳴,期待著你們也能聽到太行的交響……


    

太行大歌


         《太行大歌》是被中國美協劉大為主席和眾多同行認可的作品,不少朋友也很喜歡它。大家認為這幅畫的景深、色彩和雲煙構成的氣韻比較到位,隱藏在左下角的“太行大歌”四個字似乎也準確地表達了這種氣韻。

    

太行人家有靠山


         《太行人家有靠山》和另外多幅用仿古紙畫就的四尺鬥方是我專門為2014年7月在南京舉辦的個人畫展準備的作品。我喜歡“靠山”這個說法。因為中國傳統山水講究“可居” “可遊”,但我認為中國人的內心深處有對自然、社會有“可靠”的訴求。所以“靠山”是我想借太行寫意畫傳達的理念之一。可以說,南京畫展開啟了我的“靠山系列”畫展。

    

山風


         《山風》是我的新嘗試,畫中的潑彩“點醒”了我慣用的焦墨線條構成,營造出另外一種韻味,多了一些靈動。在潑彩上,我最崇拜張大千,但正如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所說的“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中所表達的辯證法思想一樣:萬事俱變,人各不同。我希望自己的潑彩嘗試會給人另一種感覺。

    

太行秋日


         《太行秋日》似乎就是我自孩提時代就認定的太行山圖像:荒草臨風,亂石穿空,看不到盡頭的山岩似乎延伸到原始洪荒那個氣吞千古的時代。有時我甚至會想像孫行者揮動金箍棒從石縫中跳將出來,重新上演《大話西遊》……

    

家山


         中國畫給人的哲學體驗不僅是簡繁、虛實、濃淡、黑白之間深奧玄妙,在有與無之間也大有學問,天空和水際在國畫中常常以留白替代。

       從這個角度講,中國畫是畫家通過筆墨與觀者進行互動、交流。傳統的西方寫實油畫可能每個人都能看懂,但要讀懂中國畫需要觀者有一定的藝術和文化修養。




太行 太行


         《太行 太行》這個名字似乎是假借了《南京 南京》電影的靈感。此畫是我為自己與父親在老家邯鄲舉辦的父子畫展專門畫的“主題畫”,畫面由三張六尺整張宣紙組成,正好適合當時畫館的一面牆。此畫稿剛剛完成之際,我問身旁一友,“行嗎?”友曰,“行,太行、太行!”。隨即也就把《太行 太行》命名此畫,算是諧音吧。    

    

家靠大山


         《家靠大山》是我『靠山』系列畫作中常用的名字。而這幅畫似乎讓我聯想到了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幾幅典型的照片:原始洪荒長年累月的沖刷在岩石上留下了烙印。其實,從地殼岩石的構造,我們便會發現我們居住其上的這個星球多麼美麗,這個星球經歷了多少美麗的故事。

    

家靠大山


         《家靠大山》給我的第一聯想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家靠如此巍巍太行,心裏該是多麼踏實?閉眼想像一下:縱使生活把你帶到了異土他鄉,離家千裏萬裏。秋日裏,火紅的柿子樹下的院落,就是你的家。無論你走多遠,心底永遠享受著那座大山的厚重、可靠,大山腳下就是你的家。多麼美妙的感覺啊!

    

太行初冬


         《太行初冬》也是我思鄉的一種感受,似乎已經掉了葉子的雜樹背後就是我的家。“冬天來啦,春天還會很遠嗎?”人們總是嚮往著春天。也許正是對春天的期盼,冬天也顯得那麼溫暖……

    

太行春酣


         《太行春酣》是我為數不多的春日太行作品。這幅畫的另外一個特點是我借鑒了油畫的手法,用滿構圖和相對豐富的色彩,表現太行的勃勃生機。

    

太行高秋圖


         我喜歡秋日大山營造的那種氣氛,那種感覺好似一位敦敦厚厚的長者在邀人到家做客。這也是中國人性格中的豁達、好客。記得北京奧運會前,我在倫敦作為新華社記者參加了一次與英國獨立電視臺和美國《新聞週刊》雜誌記者進行的辯論會。針對西方人炒作“中國太奢華,提高了奧運會的標杆”等言論,我發言說,熱情好客是中國人的傳統和性格,中國人自古講“在家不會待賓客,洞口桃花也笑人,”“在家不會待賓客,出門方知少主人”云云,讓英國人大開眼界。每每畫太行小景,我總能夠聯想到中國人的善良、中國人對生活的美好期盼……

    

太行秋濃


         隨著網上有關我寫意山水畫資訊日增,我對“詩情畫意”四個字開始有了切身感悟。平日裏很隨意的朋友看了我的畫突然間都詩興大發,發來一些詩文祝賀。我也自然而然地與他們吟詩唱和。

       邯鄲一老友來詩曰:“山石化骨繞百結,草木入性茲一生;眯眼觀看中外界,潛心鋪排古今峰。”我回道:“踏遍太行寫丹青,落墨始解萬物情;原非草石無詩意,實乃筆間少魂靈。”


    

太行人


         這是一幅被劉大為主席稱讚說像『大師之作』的寫意人物畫。我深知大為主席此言有鼓勵之意,但我還是很激動。大為主席的鼓勵更加堅定了畫人物畫的決心,我要用像太行山那樣充溢著雄強氣概的寫意人物畫書寫人與自然的和諧……

    

一方水土一方人


    

天人合一


          把題寫著“天人合一也。甲午年春月”字樣的這幅人物畫和另外幾幅人物畫收進我這本寫意山水畫集自有它的道理。第一:我認為自己的人物畫也是寫意畫,甚至我發到認為比寫意山水更寫意,更能夠抒發自己的感情;第二:像大家看到的一樣,這些人物畫也應該屬於太行系列,因為他們的頭顱、軀幹分明就是山坡,頑石、野草……

       我期待著什麼時候出版一本寫意人物畫集,到時最後兩頁也可以安排我的幾幅寫意山水畫作,好從畫面上印證我心目中的“天人合一”。

     畫家簡介

       馬樂(本名,馬建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新華書畫院副院長,新華社高級記者。

       馬樂自幼跟隨四處寫生、作畫的父親玩耍,幼小的心靈就埋下了繪畫的種子。他於四川大學攻讀英美語言與文學並獲得文學學士學位,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攻讀英文採訪編輯學,獲得文學碩士學位。之後,在《中國日報》和新華社擔任記者。

       作為《中國日報》記者,他曾採訪過吳冠中、葉淺予和黃胄等眾多書畫前輩,從中領略了藝術大家的風彩。

       作為新華社記者,馬樂先生常駐非洲、歐洲,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對中國古今山水畫的熱愛使他把研習書畫當成了工作之餘的最大愛好。

       太行山的深淵大壑、陡岩峭壁是馬樂先生寫意山水中最常見的主題。他說,太行山是中國黃河文脈起源之地,也是最能表現男子氣概的陽剛之山,最能激發英雄豪情的天地造化。



【目前共有 0 条对该新闻的评论】【查看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