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首页 马氏文化 马氏新闻 历史人物 邯郸风貌 文化交流 当代精英 公告通知 组织机构 资料介绍
 
类别:馬氏新聞 来源: 作者: 编辑:陌归 更新日期:2017-6-2 阅读次数:995


傑出宗親馬昕受到習主席接見


    

習主席接見河南人馬昕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家庭文明建設,中央文明委開展了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評選表彰活動,以愛國守法、遵德守禮、平等和諧、敬業誠信、家教良好、家風淳樸、綠色節儉、熱心公益8個方面作為評選標準,從全國範圍評選了300戶文明家庭,並於12日召開了隆重的表彰大會。河南馬昕家庭、此次榮登榜單。

    河南馬昕家庭,12日在京被授予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稱號,全國人民感受到了這四世同堂39口人大家庭相親相愛的滿滿正能量。

好家風源自好父母。

    馬昕1973年出生於新蔡縣農村,父親馬雲傑、母親楊秀坤是村裏公認的好人。因馬雲傑的父親去世早,馬雲傑作為侄孫,對家裏的兩位孤寡老人關懷備至,並為他們盡孝送終。

    受雙親影響,馬昕從小就養成了助人為樂、奉獻愛心的好品格。1992年12月,19歲的馬昕入伍,領到第一月35元津貼就全部寄給了父母,軍校畢業後,也總是第一時間將大部分工資寄給父母。馬昕當時還資助過家庭困難的小學生王昆,主動擔負起孩子各期學費,直至大學畢業;村裏兩位孤寡老人,馬昕也時常掛在心上,每次回去都會幫他們幹些力所能及的活,給他們買好吃愛吃的食品。


  

  馬家家風

    馬昕父母心地善良、忠實厚道、樂於助人,他們將村裏的孤寡老人接到家中無微不至照顧30多年,直至老人94歲高齡去世,受父母的影響,馬昕兄妹六個從小就愛幫助別人,馬昕軍校畢業後,每個月近千的工資都是第一時間跑到郵局給父母寄去多半。逢年過節,他都要多寄一些錢回去,讓父母給村上的孤寡老人買些禮物;每期開學,他還會寄錢讓父母幫幾位家庭貧寒的孩子交學費:“我們就是覺得這這個事很開心。”


  

    他是軍中嬌子:23年軍旅生涯中1次榮立二等功,6次榮立三等功,33次受到軍級以上表彰;

    他是家庭孝子:借部隊好作風和帶兵經驗管家,將擁有35口人、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帶成了全國“最美家庭”。鄭州警備區政治部幹部馬昕的事蹟耳熟能詳,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和諧家庭”的模範樣本。

1973年7月,馬昕出生於河南省新蔡縣一個偏遠的農村,父母是鄰里公認的大好人。受雙親影響,馬昕從小就養成了助人為樂、奉獻愛心的好品格。1992年12月,19歲的馬昕入伍到離家萬裏的新疆莎車,成了一名邊防軍人。

    入伍後領到第一月35元津貼,他全部寄給了父母,軍校畢業後,近千的工資都是第一時間跑到郵局給父母寄去多半。不僅如此,跳出“農門”的馬昕還一直惦記著村上那些有難處的鄉親。逢年過節,他都要多寄一些錢回去,讓父母給村上的孤寡老人買些禮物;每期開學,他還會寄錢讓父母幫幾位家庭貧寒的孩子交學費;偶爾在電話上聽說哪位親鄰遇上了大的難處,他常常會向戰友借錢悄悄地幫上一把……據不完全統計,自當兵以來,馬昕攢下的匯款單存根就有130多張,無償援助親鄰達23萬多元。

    2008年6月,馬昕到鄭州警備區工作後,在家裏專門騰出一個房間,貼上溫馨壁紙,裝上冷暖空調,買了實木大床和嶄新的被褥,還在床對面牆壁上掛個32寸高清電視,將父母從農村老家接到了鄭州,他要兌現兒時的誓言——貼心照顧父母讓老人安享晚年!

    馬昕是個有心人,在他看來,孝敬父母,不僅讓他們吃好穿暖,還要 儘量多陪伴,不能讓他們品嘗高樓大廈內的孤獨。加班忙完工作之餘,他總是想法擠出時間陪父母逛街、旅遊、聊天。很快,父母也由開始不適應城市生活,轉變為能愉快地享受各種便利條件帶來的幸福。

    為了讓父母健康生活,馬昕每兩個月都要帶他們去體檢一次身體。母親楊秀坤患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左眼失明等多種疾病,每天要服用10多種藥。為了避免不識字的母親吃錯藥,他從藥房買來幾十個小藥袋,將10天要服的藥一一分好,在每個袋子上標明早晨、中午、晚上,並畫上“1”、“2”、“3”分別代替,爾後將所有藥袋按順序放在紙盒裏,讓母親按數字識別一目了然,按時間、分次序放心服用。無論工作多忙、加班多晚,他從未耽誤過給母親分藥,這就是我們軍人。

                                               軍報記者。


  

部隊作風管理大家庭

    馬昕兄弟姐妹6人,他在家中排行老五,雖年齡不靠前,卻因為穿上軍裝帶過兵,他一直都是兄妹中的“頭兒”,即便是相繼成家分門立戶之後,但凡哪個小家遇到了大事,也還要請他拿主意“拍板”。

    在馬昕看來,只有幫兄弟姐妹們都過上好日子,才能讓父母真正放心地安度晚年。正是基於這一想法,他經常幫兄弟姐妹們出謀劃策,鼓勵他們積極找門路創業。在馬昕的引導下,兄弟姐妹相繼在鄭州打工、開店,想辦法讓日子過得更紅火。

    看到兄弟姐妹都來到鄭州發展,2009年初,馬昕又動了一個念頭,想讓大家都住到一個社區,一是離父母近些,二是遇到大事小情方便相互照應。馬昕的動議得到了其他幾個小家庭的積極回應,他們或買或租,都搬到了馬昕所在的交通路社區,早已分門立戶的6個子女,又一次像石榴籽般地聚攏在父母身邊。

    30多口人在一起如何相處和管理?馬昕想了不少辦法,他把部隊好作風融入家庭建設,將大家庭編成1個連隊,自己擔任“主官”,幾個能力相對突出的孩子當“排長”。根據分工,馬昕負責大家庭重大事務的決策,以及老人看病買藥、下一代思想教育、成長激勵和婚戀指導;二姐馬豔擔任大家庭“內務總管”,負責後勤保障、料理日常事務、調解成員間出現的矛盾糾紛;大外甥楊威、大外甥女楊潔是大家庭的“創業先鋒”,帶頭勤勞致富,支撐大家庭公共經濟開支;侄子馬濤、外甥女陳淩是“秘書長”角色,負責家庭會議的召集和會務保障,監督已定計劃實施,處理大家庭日常事務。

    他們還制定了一套“連規排約”,規定要求:遇有重大問題,要由全體家庭成員一起協商,形成方案後,再分工負責抓落實;大家庭每月開一次民主生活會,春節召開年度總結大會,每個家庭成員都要在會上報告一年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情況,並宣讀下一年度的年計畫和月計畫,以便相互監督、共同提高;家庭成員過生日,大家主動上門祝賀,並在表達親情的同時,交流近期的得失,幫忙解決遇到的難題……

    一大家人擰成一股繩,都想往高處走,就連以往在父母跟前嬌生慣養、不求上進的獨生子女,也在大家庭中找到了追趕的目標。馬昕大姐的女兒陳淩、二姐的兒子楊威、哥哥的兒子馬濤,中學時都不愛學習,時常蹺課、泡網吧,有的還和不良少年混在一起參與打架鬥毆,曾讓父母傷透了腦筋。馬昕為引導教育這幾位晚輩,可謂是煞費苦心。他先後動員楊威和馬濤參軍,經過軍隊大熔爐的淬煉,他們倆都有了脫胎換骨般的轉變。

                                               中央文明委,中央軍委


  

    馬昕認為,軍人家庭作為“光榮之家”,在弘揚時代新風上應當走在社會前列,經營好小家庭的同時,也要用實際行動為社會大家庭貢獻力量、奉獻愛心。作為鄭州市“家庭教育講師團”的成員,他經常利用休息時間,應邀深入到黨政部門、企事業單位、街道社區和大中小學進行宣講,聽眾累計已達2萬人次,廣泛傳播了正能量。他還多次利用暑假組織大中學生進行“自我挑戰杯”連續40公里長途拉練。經過培養轉化,使數名不良少年成為社會有用之才,多個瀕臨解體的家庭重新過上了和諧幸福的生活……

    馬昕的創舉和馬家幾代人的表現,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馬昕本人先後被評為鄭州市“十大孝星”、“十佳家長”,並以17.86萬張高票當選河南省首屆“十大中原忠孝人物”;媽媽楊秀坤被評為鄭州市“十佳母親”,二姐馬豔被評為鄭州市“好媳婦”。這個大家庭先後被鄭州市表彰為“和諧家庭”、“最美家庭標兵戶”,被河南省表彰為“最美家庭”、“和睦家庭示範戶”、“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戶”,被全國婦聯授予“第九屆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榮譽稱號,今年初,經逐級推薦和央視網等媒體廣泛投票,5月14日,又當選為全國“最美家庭”,應邀到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了頒獎儀式,並受到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沈躍躍等領導同志的親切接見。

    “都說軍人忠孝難兩全,馬昕不但做到了,而且事業家庭雙豐收!”鄭州警備區政治部主任王家和說:“作為新時期的革命軍人,在為國盡忠的同時兼顧著為家盡孝,帶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從和諧家庭中汲取精神力量,他創建的‘最美家庭’範本,確實值得點贊!”

                                               鄭州警備區


  

    馬昕是河南人的驕傲,更是河南及全國馬氏家族的驕傲。馬昕是全軍軍人的代表,全體軍人學習的榜樣。



  

    為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加強家庭文化建設,培養樹立良好的家風,進一步塑造積極向上的社會風尚。倡議河南人民及全國馬氏宗親,共同學習馬昕家庭的先進事蹟,為中華富強而努力奮鬥。

                                               河南馬氏宗親會

                                               洛陽馬援文化研究會



【目前共有 0 条对该新闻的评论】【查看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