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濮曹徐馬氏兩大孝子典範
割股事母孝子馬鳳
清光緒六年《新版菏澤縣誌》354頁載:“馬鳳,南隅民,割肉事母,嘉靖初,直指表其閭,郡人題石於墓。”(墓碑現在菏澤市牡丹區萬福辦事處楊營家廟)。
巡撫明文:孝子馬鳳之第,山東兗州府曹州知州宋標,同知李珻,判官張澍、任繼賢,吏目董大源,儒學學政高進,儒學訓導朱應元、梁明、董源,大明嘉靖十四年十月十七日立。
我青州知府飛興公之8代孫馬鳳,曹州府城內雙井街人,禦封欽點孝子。其祖父母每年赴東嶽泰山焚香,因年老其孫為老人便於焚香,在曹州府石人東街東南角,原馬氏宅基地自費於嘉靖9年歲次庚寅(西元1530年)建築泰山廟一間,內塑泰山奶奶神像和二位童子像,東西山牆繪有伯益叔齊兄弟二人夜逃首陽山、王祥臥冰求鯉、董永賣身葬父等百孝圖。書有建廟立碑移碑時志。嘉靖十四年曹州知州奉命為孝子馬鳳立功德碑於廟前,因此曰“孝子廟”。萬曆十年洪水後,將孝子碑移立曹州城南關外馬鳳公墓前。1958年破四舊,“孝子廟”拆除,孝子碑遺失。1984年新修曹州路時,從地下掘出,運至堤內馬莊。1992年族眾商議將孝子碑移立楊營村馬氏祖廟。1993年23代孫馬景元用汽車自費購買松柏樹和孝子碑運至楊營村馬氏祖廟,當年清明樹碑於廟廈東側,植松柏樹滿院,綠化成林,功在敬祖,德垂青史,流芳百世,彙集後人。
當代孝子典範馬成銀
馬成銀,飛興23代孫,家住山東省單縣終興鎮程樓村。他不僅孝敬自己的老人,還堅持實施“孝德文化工程”,傳播傳統經典文化,促進了美麗鄉村建設。馬成銀自幼熱愛中國傳統文化。他認為,其中最重要的元素便是“孝”和“善”。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到北京出差,發現那裏不少人都在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大力弘揚孝道。與這些人接觸幾次後,馬成銀被深深地打動。
近年來,馬成銀在單縣各個社區進行傳統文化宣傳,每天堅持三個半小時。他帶領居民看傳統文化光碟,讀《弟子規》,在當地掀起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潮。“孝文化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我們不能丟,我只是做了一件應該做的事情。”
帶領村裏老人進城玩
隆冬的一天,馬成銀在村頭巷尾貼了一張告示,邀請村內60歲以上的老年人到縣城觀光旅遊、洗浴、就餐。
他自費租了一輛大巴車,把30多位老人拉到單縣縣城遊玩。老年人一路有說有笑,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到達目的地後,他把老人安排在高檔洗浴中心,給老年人免費理髮、洗浴、搓背等。一些老年人一輩子還是第一次享受這麼高檔的服務,感動得留下了眼淚。
看到一些老年人的內衣又髒又破,馬成銀拿出1500多元錢,為每位老年人購買了新內衣。洗浴後的老年人容光煥發,都稱讚說:“成銀這孩子,真是大孝子!”
放映經典國學“小電影”
馬成銀做了一次社會調查,發現很多群眾不知道國學經典《弟子規》。為此,他自籌資金5000元,從北京購進了一批有關國學經典書目和影像光碟,作為禮物贈送親朋好友,散發街頭群眾。
為讓更多的人瞭解中華傳統文化精髓,他用準備進貨的10萬元錢購買了筆記本電腦、投影機等放映設備,只要天氣允許,他就在城區廣場公園播放有關宣導孝親敬老、與人友善的相關國學的“小電影”。
為了吸引更多的市民觀看,馬成銀在螢幕上方打起了“落實《弟子規》,做好中國人”的條幅;他還買了600多只小馬紮,方便市民觀看。目前,受益於馬成銀的“小電影”的群眾已超過10萬人次。
組織群眾學習經典文化
馬成銀先後四次自費組織400多名群眾,到北京修德穀學習孝德文化。一開始,很多群眾認為馬成銀是在搞傳銷,第一批學員“出於面子”勉強進京,短短5天的學習,學員們被深深地感動了。在他們的影響下,很快組織了第二、三、四批。隨後,他邀請了全國“十大孝子”之一的王銳、王凱兄弟倆到單縣講課。還聘請了3名國學大師,為農村孩子傳授孝德文化。他積極配合村委會打造“孝悌示範村”,宣傳講解 《百孝篇》、《弟子規》、《十二道》等國學經典,製作了傳統文化宣傳展板、閱讀欄,營造善德孝德文化氛圍。村黨支部書記許濤說:“馬成銀的 ‘孝德文化工程’影響了全村,打牌、酗酒、罵街、吵架的沒了,靠科技、勤勞、智慧增收致富的多了,形成了孝老敬親、互幫互助的新風氣。”
“人力房車”載父周遊全國
2011年的一天,單縣人馬成銀從電視上看到了王凱王銳兄弟的故事。
王凱王銳兄弟是黑龍江省綏化市蘭西縣人,父親王樹堂垂暮之年一直想帶老伴王玉霞回自己當兵時待過的昆明看看,因為身體原因,沒有成行。
父親去世之後,母親王玉霞提出,要完成老伴王樹堂的心願。
兄弟倆正為沒有幫父親達成心願而懊悔,聽母親一說,便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完成母親的心願。
可是,兄弟倆的退休金才1000來塊錢,加上母親又暈車又暈船,怎麼才能從綏化到達遙遠的昆明呢?一家人商量了很久,最後決定把家裏的板車改造一下,拉母親出行。
路上,盤纏不夠了,兄弟倆就停下來一個就地打工,一個帶母親遊玩。歷時517天,兄弟倆磨破了37雙鞋,終於圓了母親的夢。
看著電視上王玉霞老人滿足的笑容,看著王凱王銳兄弟黑瘦的臉,馬成銀被深深地震撼了。想起辛苦了大半輩子的父母從來沒有出過遠門,馬成銀充滿了愧疚,他想著什麼時候也帶父母出去轉轉。
馬成銀的母親喜歡安靜,加上身體不太好,對遠行不是很感冒,但父親馬兆旭喜歡熱鬧,平常喜歡趕集上店,喜歡新鮮事兒,聽兒子說要帶他出去玩,高興得合不攏嘴。
此時,馬兆旭已經80多歲了,馬成銀擔心父親受不了車船的高速和顛簸,於是就學王凱王銳兄弟那樣,自造了一輛人力大篷車。
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2013年9月,爺倆上路了。
靠倆大腳板,日行百里
馬成銀自造的人力大篷車,車體50餘公斤,加上老人和行李,約150公斤。馬成銀拉著這輛車,一天能走三四十公里,快的時候能走六七十公里。
儘管做了準備,但最初行走的十幾天,馬成銀說,體力還是吃不消,尤其遇上連續上坡的路,累得腿發軟,時間長了才慢慢適應。遇上下雨泥濘的路段,馬成銀一人拉不動,老父親還得下車幫他推。一路走下來,儘管一直戴著手套,馬成銀雙手還是起了厚厚的繭。
他們沿著107國道走,經常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洗漱是最大的問題,最長的一次,3天沒有洗澡。9月的天氣炎熱無比,衣服濕了幹,幹了又濕,那種感覺可想而知。
車里拉著肉醬和掛麵,肉醬不會壞,麵條易煮好消化,老人家牙口不好也喜歡吃。碰不上鎮甸的時候,爺倆就煮麵條吃,磕上兩個荷包蛋,拌上肉醬,走了一天路,飽飽地吃一頓,特別滿足。
50多歲的兒子拉著80多歲的老父親周遊全國,一路上,爺倆都是風景。他們的行為,也感動了很多人。幾乎到每一個城市,都會有人主動幫馬成銀拉車。還有很多人邀請他們到家中作客。有一家,主人把臥室騰出來給馬成銀父子住,自己睡在客廳的沙發上。
在石家莊,馬成銀父子遇到一個戴著孝箍的小夥子,一手推著自行車,一手提著水果。小夥子硬把水果塞到了馬成銀的大篷車裏。
在河南,有個孩子在路上看到了他們,央求馬成銀別先走,他要喊他的爸爸媽媽來看看。他的爸爸媽媽常和奶奶吵架。
馬成銀其人
117天,3500餘公里,父親馬兆緒胖了13斤,兒子馬成銀瘦了5斤。
儘管很累,但馬成銀覺得,這是二三十年來他最好的一次休息。白天拉父親看景,晚上和父親抵足而眠,把拍的照片傳回去給母親看,一路上充實而快樂。
馬成銀1962年生於單縣終興鎮程樓村,19歲時當了兵,從部隊轉業後,和比他小1歲的唐桂英結婚。那時候家裏窮,青黃不接的時候甚至吃不飽飯,在老家也找不到好營生,夫妻倆就去闖關東。
在遼寧,夫妻倆赤手空拳打天下,從擺攤賣菜做起,販過水果,批發過水產,經營過煤炭,起早貪黑地幹,一步一步地發展,到1984年,他已經成為單縣有名的萬元戶。
挖到第一桶金,馬成銀首先想到的是父母。父母住的老房子還是土坯的,房頂早就漏雨了,窗戶也是紙糊的,因為沒有錢,一直沒有翻修。現在錢有了,修房子就提上了議事日程。
馬成銀出錢,哥哥出力,不出幾個月,父母就住進了寬敞明亮的大瓦房。
如果照這樣順風順水地發展,馬成銀會在東北開闢一個商業帝國也說不定。可惜任何生意都有風險,1992年,馬成銀投資開辦了個磚廠,本以為前景利好,哪知血本無歸。這次失敗,傾盡了他的所有資產,一夜間,他從富豪變成了窮光蛋。
馬成銀很是失落了一陣子,一家人的生計再次成了問題。此時,兒子也到了上學的年齡,馬成銀就讓妻子帶兒子回了老家。而馬成銀自己,則再次下海,從頭開始。
他做回了老本行,賣菜。接下來的8年時間裏,他只每年夏天回家一趟,探望父母和妻兒,其餘的時間,他打拼在菜市江湖裏。天道酬勤,他再次站穩了腳跟。
生意做大了,應酬也就多了,酒局幾乎天天有。他所在的那座城市,哪兒又開了新館子,哪家店添了新服務,哪個二人轉演員擅長什麼曲目,他門兒清。花錢的姿勢,用現在的詞兒,叫土豪。在他那個圈子,這是“身份”的象徵。
可是,夜半月冷,酒醒後的虛無,讓他開始想家,想念父母,想念妻兒,想念一家人在一起的踏實,越來越想。想得撐不住了,他結束了在遼寧的一切生意,回到了單縣老家。
家裏有十來畝地,一直由妻子耕種。可是僅靠地裏的收成,不足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縱有積蓄也不能坐吃山空呀。馬成銀又到縣城開了門市,經營太陽能熱水器。
生意做起來,馬成銀除了每天盯著哪個社區開盤了,哪個社區交房了,時刻準備沖過去推銷,就是應酬。生意雖然興隆,可心一直飄著,很累。
拉車載父親上路後,他飄著的心終於有了著落。
作為盡孝的一種形式,“帶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遊”被寫進了《新二十四孝》,對馬成銀來說,那還是一種自我救贖與成長。
馬成銀說孝
在程樓村,馬成銀家口碑一向很好。
馬成銀的大伯打小智障,一輩子單身。自從馬成銀有記憶開始,奶奶、大伯就和他們家一起生活。那年頭窮,煮個雞蛋就是了不起的改善生活,母親煮了雞蛋,從來都先分給奶奶和大伯吃。馬成銀兄弟姊妹四個只能眼睜睜看著,哪怕再饞,不哭不鬧不說一句。母親有規矩,孝親敬老是本分。
喜歡趕集上店的父親,帶幾個孩子趕年集的時候,會買幾碗羊湯喝。爺幾個也只是喝湯而已,湯裏的肉都挑出來,用紙包回來給奶奶和大伯吃。
大伯經常在村裏“走丟”,到了飯時還不見人影。母親做好飯,滿大街地去找他。村裏人無限唏噓,看看人家誰誰誰,家裏白養著這樣一個大伯哥也不嫌棄。
奶奶的人緣特別好,天天有老姊妹來家裏找她玩,多的時候一天能有七八個,其中好幾個都是五保戶,身體也不大好,大小便失禁。這樣的老人家,有的街坊在大街上遇到了,也會繞著走。好幾次,馬成銀看見老人家坐過的椅子上有便溺,但母親從來沒抱怨過什麼,人來了,照樣端茶遞水,人走了,她再清洗收拾。
有個鄰居,丈夫和兒子都不幸去世,留下她一個人孤苦伶仃。多年來,都是父母幫她挑水,有什麼好吃的也會送過去。起初幾年,母親晚上還會去給她作伴。
父親上過初中,打一手好算盤,是村裏罕見的文化人,所以誰家有個難事都愛找他出主意,他來者不拒。誰家有個矛盾糾紛,他和母親也會去勸解,按照村裏人的說法,“沒有不拉的架”。
父親還會理髮,會修自行車,經常有人找他幫忙,他放下手裏的活兒就去,從來不耽擱。
那時候馬成銀不懂,平白多出那麼多事兒,他煩得要命,氣得要命,甚至不願在家待著。直到過了天命之年,拉起父親旅遊,看過了好河山,見過了無數人,才終於懂了,原來那是大德。那樣的家風,也早已經根植在他的心中,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壯大。
一個人的“孝德文化工程”
隆冬時節,程樓村街頭巷尾多了幾張告示,邀請村內60歲以上的老人到縣城觀光旅遊、洗浴、就餐。
老人們知道告示是馬家的二小貼的,靠譜兒,積極報名。馬成銀租了輛大巴,把30多位老人拉到了單縣縣城,給他們免費理髮、洗浴、搓背,還給他們買了新內衣。
這些老人,有的一輩子都沒到過縣城,受條件所限一冬天都難洗次澡,更別說到縣城的洗浴中心洗澡了。有的老人,當場就掉了淚。
當老人們喜笑顏開地上了返程的大巴時,馬成銀心裏很舒坦,比掙了一百萬還舒坦。他開始把精力更多地用於弘揚孝善。
他買了電腦,買了投影儀,還買了600多個小馬紮,並購進一批國學經典光碟,只要天氣允許,就在廣場公園播放國學“小電影”。截止到2017年,受益於馬成銀“小電影”的群眾已超過10萬人次。
馬成銀說,活了半輩子,到今天才算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漂浮的心終於落停了,踏實了。
“行孝行善方能開闊胸襟,愉悅心情,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促進社會和諧建設。”馬成銀如是感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立身行孝,傳播孝德,關愛老人,讓社會多一份和諧、安康,我要將孝德文化工程進行到底!”
飛興23代孫馬成銀宣講孝德文化
真有福!飛興22代孫馬兆緒有個好孝子馬成銀
馬成銀人力車拉父周遊全國
馬成銀人力車拉父周遊全國
馬成銀人力車拉父周遊全國
馬成銀人力車拉父周遊全國
飛興23代馬成銀的父親馬兆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