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首页 马氏文化 马氏新闻 历史人物 邯郸风貌 文化交流 当代精英 公告通知 组织机构 资料介绍
 
类别:歷史人物 来源: 作者:編輯:陌歸 更新日期:2018-5-2 阅读次数:925
   

乾隆年間,聊城出了一位“馬大善人”


地名,

是一座城市不可磨滅的印記,

每一個地名的背後都蘊藏著一段故事。

一個地名,就是一段歷史碎片;

一個地名,就是一幅風情畫卷。

地名,

有源遠流長的文化積澱,

更有時過境遷的煙雨滄桑。

講好聊城故事,唱好聊城聲音。

帶您走進聊城每一個角落,

聆聽一段有趣的故事,

品讀聊城濃郁的文化氣息




馬明智村


     在聊城開發區廣平鄉,有一個名叫“馬明智”的村莊。單看村名,像是人名。沒錯,馬明智村便是以人名命名的村落。清乾隆年間,茌平縣城西南四十裏處的馬莊,出過一位有名的大善人,他叫馬明智,因其德高望重,樂善好施,馬莊後更名為“馬明智”。說起馬明智,村裏人習慣上稱“馬善人”。現在講,馬明智算是一位慈善家,至少熱衷於公益事業。

  從區劃上看,廣平鄉原屬茌平縣,自2010年起,廣平鄉劃歸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這樣來看,馬明智應該是地地道道的茌平人。在《茌平縣誌》中,有關於馬明智的記載,民間也流傳不少關於馬明智樂善好施的故事。


馬明智的故事


      據馬明智村71歲老人馬慶祥講,馬明智家庭富裕,為人忠厚,樂善好施,經常接濟窮人,不論是本村人,還是外村人,誰家沒有糧,誰家沒有衣,誰家沒有柴火取暖,都可以去找馬善人。歷史上,馬明智村有一條官道,來來往往的乞丐非常多。聽說馬莊有個馬善人,都去馬明智家討糧食。為此,馬明智每年要提前預備大量衣物和糧食。

    在村裏,流傳這樣一個故事,至今被津津樂道。據57歲老人馬憲和講述,馬明智家有三車柴火垛,堆在官道旁,專門提供給過路乞丐冬天取暖用,柴火垛上有一把鐵叉。有一天,鐵叉被一愛占小便宜的人偷走,常受馬善人接濟的一個乞丐發現後,奮起直追,從茌平一直追至臨清,強行奪回鐵叉,後送還恩人馬明智。

    還流傳一個故事,由66歲老人馬慶銀講述。有一年,馬明智家二十多畝麥子成熟,眼看大雨將至,馬明智因無人收割而發愁。這天夜裏,馬明智忽聽敲門聲。開門一看,門外站著黑壓壓一群人,都是莊裏鄉親。原來,鄉親們早把麥子割完運到場裏垛起來了。說話間,瓢潑大雨從天而降。為表示感謝,馬明智挨家挨戶地送糧上門。

    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經世代相傳,形成眾多不同版本。後來,為了紀念這位樂善好施的馬善人,四鄰八鄉的人們自發將馬莊改稱“馬明智”。不過,馬明智的故事曾在相當長一段時期被塵封。本是正能量的故事,由於馬明智的地主背景,一度成為禁忌,父母不敢講給孩子,老師不敢講給學生。後來,馬明智的故事才又重新被說起。


確有“馬明智”此人


     再說馬明智其人,並非虛構人物,亦非傳說人物。如此說,有據可查。

    這便是馬明智的後世子孫,今年81歲高齡的馬懷訓。來到馬懷訓家中,老人拿出一張略微泛黃的族譜。




馬明智的後人馬懷訓(右)拿出家族族譜




族譜顯示,馬明智確有其人,非傳說人物


     大眾網記者發現,這張族譜記滿了馬懷訓祖輩的名字,其中,馬明智的名字郝然在列,顯示為“十一世祖”。另外,從族譜最頂端位置顯示的資訊還可推斷,馬氏始祖名叫“馬旺”。據村裏老人們講,馬旺便是馬莊的建村人,明朝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遷至茌平。







【目前共有 0 条对该新闻的评论】【查看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