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泉:大學應為國家創新智慧源
科技創新是技術進步和知識創新的源動力,深刻領會創新驅動發展的本質,是高等教育“雙一流”建設和內涵發展一個根本出發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根據新時代科教興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歷史使命,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根據十八大描述,國家創新體系由“科技創新體系、知識創新體系、國防創新體系、區域創新體系和科技服務創新體系”五大體系構成,五大體系對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水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五年多過去了,創新驅動發展從理念到全社會一致的行動,成為了引領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成為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在《中國高校科技》執行主編馬海泉看來,建設好創新型國家,需要全方位謀劃、頂層設計完善國家創新體系,這是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戰略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科技創新是技術進步和知識創新的源動力,深刻領會創新驅動發展的本質,是高等教育“雙一流”建設和內涵發展的一個根本出發點。在這個過程中,知識創新與科技創新是如何發生作用的?大學在其中又承擔了怎樣的角色?
必須重視科技創新成果的知識化
《中國科學報》:我們注意到,在您的文章中,多次提及知識創新,它應該具有怎樣的特徵?
馬海泉:知識創新在國內文獻中並沒有精確的定義。目前多數人仍然從技術轉移的視角理解知識創新,但在我看來,知識創新的內涵不止如此。完整的知識創新概念應該包括知識創造、知識彙聚、知識傳承、知識應用和知識傳播五大方面。知識創新的源頭是科技創新。知識彙聚是指將多元化、分散化的知識彙聚、整理和系統化,本身就是知識創新過程;而知識傳承強調知識在隔代人群中的繼承和發揚,這個過程也需要知識創新;知識應用與科技成果應用有著本質區別,科技成果應用的目的性強,有明確的功利性,知識應用雖然也以科技成果為形態表現,但知識本身少了功利性,而且應用範圍帶有隨機性;在資訊技術的驅動下,知識傳播形式、方式的改變,也同時改變了人類認知的方式和習慣。
知識創新本身就是一個系統。與技術的相對固化不同,一切事物,包括科技創新都可以轉化為知識被傳承、被應用。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為技術或產業,我們稱之為技術轉移;科學研究成果也可以轉化為知識,我們稱之為知識轉化。工作、生產、管理的流程、職業的規範、社會文化、國防技術等都可以轉化為知識。正是通過知識創新,確立了大學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獨特地位,使之成為整個創新社會發展的智慧源,為創新社會建設提供智力支撐。
《中國科學報》:理解知識創新這一概念,要避免哪些誤區?
馬海泉: 長期以來,一些人將知識產權戰略作為知識創新的主要內容,認為保證科技成果轉化的國家政策就是知識創新體系。這種認識顯然是有偏差的。我認為,知識產權應該屬於國家技術創新體系的保障體系,正是有了知識產權的保護,才能保證各個創新主體的利益最大化,才能調動每個創新主體的創新積極性,同抑制學術不端、處理科研誠信一樣,它是保護創新、促進創新的法律保護傘。
大學是知識創新的主體
《中國科學報》:為什麼要強調大學在知識創新中的獨特地位?
馬海泉:科技創新驅動的知識創新始終是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從世界大學發展的歷史看,古典大學因古代科技創新發展緩慢,知識創新僅限於知識的彙聚和傳承;顛覆古典大學的是由現代科學技術進步所引發的知識創造,並最終以德國洪堡大學的建立為重要標誌,引發大學教育的整體創新;引發美國大學產生巨變的動力同樣也是知識創新。由此可見,知識創新自大學誕生之日起就已經具備了,只不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知識創新的內涵不斷深化,始終引領著大學發展的方向。
在“雙一流”建設和內涵發展的高等教育強國進程中,大學必須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建立科學研究支撐下的現代大學制度,大力提升知識創新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大學是“五大職能”融合而成的新學術共同體,對大學五大職能的強調,使國家在制定發展規劃時會分別從這五個方面考量大學。而這五方面,大學並不是唯一的執行者,所有工作都可以輕易被替代。因此,國家在相關宏觀政策的制定中,大學作為科技創新體系智慧源的獨特作用被忽略了。大學是舉辦高等教育的機構,但絕不能簡單地將大學當作是高等教育,大學是國家知識創新體系的主體,而高等教育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與醫療、住房、環境等成為國家社會創新體系中的一部分。
高等教育應是一座百花園
《中國科學報》:理順大學五大職能與知識創新的關係,可能給大學未來的發展帶來什麼?
馬海泉:當前,大學的職能被歸結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等,這是一個正確的判斷。但是,以分散獨立的五大職能來制定大學發展的依據,不僅忽略了大學作為由五大職能體系形成的新學術共同體特性,而且忽略了大學組織社會存在的不可替代性。科技創新成果的知識轉化和技術轉化同樣重要。知識創新是國家創新體系智慧源,技術創新是國家創新體系的動力源。兩大體系共同支撐著創新型國家的建設。
對大學來說,知識創新能力反映的是一種科教融合的綜合能力,體現了創新驅動發展的現代大學理念;而對教師來說,知識創新能力反映的是教學創新能力。當前,在大學教師評價中,並沒有一個綜合指標來評價教師能力和水準,都是教學和科研等單項指標的簡單權重疊加。這樣做看似公平,但在當前指標下,卻很難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因此,用知識創新能力衡量大學,建立新的大學表述方式和指導思想,將有利於大學的統籌協調發展。
在我看來,正是具有以“知識創造、知識彙聚、知識傳承、知識應用和知識傳播”為核心的知識創新能力,才能使大學具有支撐國家創新體系的底氣,成為聯結社會、政府、企業的橋樑和紐帶。
《中國科學報》:您心目中的高等教育應該是怎麼一個模樣?
馬海泉:大學知識創新的源頭多種多樣,導致了大學教育的豐富多彩。現代大學制度的本質就是構建科學研究支撐和引領的體制機制,在創新驅動發展的現代大學理念作用下,知識創新的源頭不同,直接決定了大學的不同,導致了人才培養的類型不同。當前,我們的教育管理模式過於整齊劃一,管理學校好像是在管理倉庫,各種貨架上整整齊齊擺放著各類教育,結果教育被嚴格分割,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實際上,自然科學講究發現規律,而不是創造規律,科學精神的一個本質就是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文化講究道德倫理,講究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屬於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工匠講究技藝傳承,而不在於創新,講求的是按規矩辦事,釘是釘鉚是鉚。這三種不同教育內容所對應的教育模式是不同的,有的重視課堂學習,有的注重能力訓練,還有的需要養成教育的培養。
當前,要走好黨中央提出的“雙一流”建設和內涵發展為核心的高等教育強國建設之路,必須解放思想,樹立創新驅動發展的大學發展理念,建立科學研究支撐和引領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提升大學知識創新能力。要像經營花園一樣管理教育,各類學校對應各種植物,雖然它們生長的環境、所需的養分等是相同的,但是會長得千姿百態,開放出五顏六色的花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