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息侯馬援與息縣
題記:“大丈夫立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每當人們讀到《後漢書·馬援列傳》中的這些語句,就不禁想起東漢一代名將、被光武帝封為“伏波將軍”的新息侯馬援。馬援心有大志,情系國家。在戰場上披堅執銳,奮勇殺敵,為國效力;在官場上與民休息,發展生產,造福一方。他被封為新息侯後,給今河南息縣帶來了滄桑巨變,息縣人民至今難以忘懷那段崢嶸歲月……
馬援(西元前14年至西元49年),字文淵,扶風茂陵(在今陝西興平)人,東漢初年著名軍事家。馬援能文,所著《誡兄子嚴敦書》,為後世所傳誦。平生多豪言,有“老當益壯”、“馬革裹屍”等語。他的“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的壯志激勵了後世無數的仁人志士。因此,《紅樓夢》中薛小妹在《交趾懷古》一詩中寫道:“馬援自是功勞大,鐵笛無須說子房。”薛小妹把馬援和開創漢朝四百年基業的天才軍事家張良相提並論,這是現今息縣人的驕傲。
馬援將軍一生南征北戰,為東漢邊郡的安定立下汗馬功勞,他忠貞報國、馬革裹屍的精神令人敬仰。建武十七年(西元41年),光武帝劉秀拜馬援為伏波將軍,南下交趾平叛。建武十九年(西元43年)正月,馬援平定征側、征貳姐妹叛亂回到洛陽,被光武帝封為新息侯,食邑三千戶。
新息侯是光武帝劉秀非常鍾愛的一個官爵。西元22年秋,劉秀參加綠林起義被王莽追殺,當逃到新息縣(今河南息縣)東部五十二裏處時,已是人困馬乏,他便叫侍從傳令在此歇息。侍從轉了一圈,回來稟報:“戰馬無處可栓。”劉秀隨意從地上揀起一根棍棒,邊偰邊說:“廖天地裏楔橛子——下樁。”不想這句話竟成為後人的一個歇後語,在息縣乃至全國廣泛流傳。西元25年,劉秀建立東漢王朝,在新息縣設新息侯府,將當年他栓馬的地方起名為“下樁”,後來演化為“夏莊”。馬援崇敬光武帝的豐功偉績,自願到劉秀當年“下樁”的地方為侯,自此馬援便與息縣結下一段不解之緣。
馬援來到息縣後,悉心瞭解這裏的風土民情。他品嘗毛尖茶,讚歎息縣這獨具特色的農副產品;登臨濮公山,感受這“東南第一峰”的巍巍壯觀;拜謁青龍寺,表達對息夫人愛國愛民“三年不語”的崇敬之情。
當時的息縣儘管沃野百里,氣候宜人,但由於長期兵荒馬亂,土地荒蕪,民不聊生。馬援深入考察了當地實情,利用息縣淮水橫貫東西、地勢平坦、水源充足等條件,因地制宜,興修水利,引導人民發展農業生產,不久便將息縣治理成為一個遠近聞名的富饒之地。另外,他還重視德教,講求以理服人。他經常教導人們要相互提攜、愛護、尊重、包容……這些優良的品質至今仍被息縣人民所傳承。
馬援雖為一代名將,卻有著文人墨客的雅性。他鍾情於山水,雖不及後世蘇軾密州出獵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的氣派,但也絲毫不減開國功臣的勇武之氣。他常常率領地方官員、學士到野外郊遊,感受這風光旖旎的息州大地,抒發精忠報國的壯志豪情,怡然自得、其樂融融。
建武二十四年(西元48年),南方武陵五溪蠻發生暴亂。時年六十二歲的馬援主動請纓,遠征武陵。息縣人民知道新息侯要走的消息後都不約而同地聚集在一起,攔住馬援的車馬,想借此挽留。馬援以國家事業為重,面對噙滿熱淚的民眾,他感慨萬千,不能言語。在馬援的心中國家的利益、人民的安康永遠高於一切,他那顆赤膽忠心早已飛向了硝煙四起的疆場,他願在邊關平叛安民,效死沙場。於是,他向息縣百姓承諾戰爭一結束便馬上回來。每個人都知道,這是一個美麗的謊言,這次遠行很有可能是凶多吉少,可人民不願禁錮他那顆忠君報國的心,只能滿懷憂傷地送走了伏波將軍。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建武二十五年(西元49年),馬援最終為國殞命倒在疆場,實現了馬革裹屍、不死床簀的夙願。望眼欲穿的息縣人民盼來的卻是馬援戰死沙場的噩耗,對此悲憤萬分。息縣人民為紀念這位戎馬一生的大將軍,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當地官員也特下令打造了兩尊重達幾百斤的石獅子矗立在馬援的墳塚前以示紀念。但由於淮河是條“滾河” ,時光流逝,世事變遷,不知什麼時候淮水把這兩尊石獅移走,經後人多次探尋終於找到了石獅。現今,這兩尊石獅子被安放在息縣縣委大門兩側,成為息縣悠久歷史的一個見證,成為外來遊人觀光流覽的一個好去處,它替新息侯馬援將軍保衛著當地勤勞善良的人民群眾,並祈禱息縣人民幸福快樂、安康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