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首页 马氏文化 马氏新闻 历史人物 邯郸风貌 文化交流 当代精英 公告通知 组织机构 资料介绍
 
类别:馬氏文化 来源: 作者: 更新日期:2009-11-18 阅读次数:2526


馬氏布幣  幣通天下--馬服君幣簡介


收集整理:馬一驫(2009年10月23日)


    馬服君布幣,小方足布,多稱馬服營,也有稱馬甬(雍)。戰國中後期流通于三晉和北方的燕國地區的平首平肩方足布。青銅制幣,曾發現有鉛制者,極少。一般高44mm左右,約重6.3g。一說,“馬●呂”按幣面字跡解釋為:“●”即服的省寫,“呂”為營字之省寫,居住地。趙惠文王封趙奢為馬服君,此當指馬服君封地。

    春秋戰國時期,不同的國家,對鑄幣許可權往往有不同的規定。秦、楚由國家直接掌握鑄幣權。秦自惠文王二年(西元前336年)“初行錢”以後,就由國家統一鑄幣。但在魏、趙、韓、齊等國,除國家鑄幣外,地方及一些大城市也可以獨自鑄幣。由於諸侯割據,各國貨幣制度殊為不一,因而貨幣的形狀、大小、輕重、使用價值以及計算單位,往往各不相同。僅就形制而言,分為四類:

    布幣:形似農具中鏟形的鎛(布),主要流通于魏、趙、韓。這種布幣又有空首布、圓肩方足圓跨布、方肩方足圓跨布、方肩尖尺圓跨布、方肩方足方跨布等多種。為什麼叫“布幣”?在我國古代,曾把一種類似鍬的挖土工具稱為“鎛”,在物物交換的時代,人們經常拿這種挖土工具去換取別的東西,但用這種東西做交換比較麻煩。東周景王二十一年(西元前524年),周景王不顧保守勢力的反對,便把這種農具變小型化,把鑄成象徵性的“鎛”變成了價值符號,終於鑄造出了大錢——“布幣”、“空首布”, 成為公認的交換媒介,自殷商至戰國流通一千餘年。因為“鎛”“布”聲母相同,音韻相轉,於是“鎛”就轉韻成為“布”了,這說明古代錢幣是從物物交換過程中產生的,而且在交換過程中體現了我們祖先選擇“鎛”這種農具作為貨幣的型制,是注重農業的傳統思想,因為中國自古就是農業大國,這種農具在以後的交換中形態也就專門化了。早期的大布長約十六釐米左右,足寬約十釐米左右。有的具有從上向下的三條凸出的線條。

    此外還有刀幣、圓錢、郢爰和銅貝等。

    刀幣:形狀像刀,主要流行於齊、燕、趙三國。齊刀較大而多尖頭,燕、趙刀較小而多方頭或圓頭。

  圓錢:形圓,中有孔,分方孔和圓孔兩種。主要流行於秦、東周、西周以及趙、魏沿河地區。秦圓錢不鑄地名,僅鑄幣值單位,如“重一兩十四珠”(銖)、“重十二朱”、“兩甾”、“半兩”等。東周、西周圓錢則鑄有“東周”、“西周”字樣。

    郢爰和銅貝:只流行於楚國。郢爰是一種鑄有“郢爰”、“陳爰”等印文的金餅;銅貝作為郢爰等的輔幣,形似海貝,俗稱“蟻鼻錢”。






【目前共有 0 条对该新闻的评论】【查看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