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馬姓子孫邯鄲紫山尋根祭祖
新華網河北頻道 ( 2011-04-02 08:57:15 ) 稿件來源: 燕趙晚報
清明前夕,邯鄲、邢臺、石家莊等地的馬姓子孫到邯鄲市西北郊的紫山(又名紫金山、馬服山)上祭奠始祖“馬服君——趙奢”者絡繹不絕。4月1日上午,河南安陽市馬氏文化研究會的80餘人乘車趕到紫山尋根祭祖。近幾年,全國各地及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緬甸等國家的馬氏宗親普遍認可趙國故都河北邯鄲是中華馬氏的祖源地,是世界馬氏的故鄉。
現場:安陽80餘人來邯鄲尋根祭祖
4月1日上午9點多,安陽市馬氏文化研究會的80餘人來到位於邯鄲市西北約30裏的紫山。他們一到達紫山即拾級而上,奔向位於半山腰的馬服君趙奢墓。墓地位於紫山陽坡半山腰,好似安坐在一張圈椅內,紫峰是椅背,左、右兩邊的山梁是扶手,面向東南可俯視沁河源,遠眺邯鄲城。藏風聚氣、視野開闊。
一路上,邯鄲馬氏聯誼會常務副會長馬謙誠老人向大家介紹說,在古趙人民的心目中,紫山是一座聖潔的神山。其位於邯鄲縣三陵鄉境內,系太行山餘脈,面積約2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98.4米,是邯鄲縣的制高點,亦稱邯鄲第一山。在歷史上,紫山的名氣很大,史書多有記載。戰國時,趙國大將趙奢抗擊秦軍入侵,功績卓著,賜號為馬服君,其死後葬於紫山,遂又名為馬服山。
上午10點,馬服君趙奢墓前鞭炮齊鳴、鼓樂喧闐、彩旗飄揚,安陽市馬氏文化研究會的80餘人及邯鄲馬氏聯誼會的30多位代表,敬花焚香、共祭始祖。
追源:馬氏與趙奢“馬服君”封號有關
馬氏是中國當今前19個大姓之一,人口有1600萬,占全國總人口的1.05% 。馬氏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一支大的姓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歷史文獻記載和專家考證,馬氏始祖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趙國的著名將軍趙奢。2300年前,趙國大將軍趙奢因戰功卓著被趙王封為“馬服君”,與廉頗、藺相如同位。其世孫趙興因崇敬祖輩功業,改趙姓為馬姓,趙奢即為中華馬氏的始祖。
邯鄲馬氏聯誼會副秘書長馬新民表示,據《史記》記載,趙奢原來官位並不高,只是一位主管徵收田賦租稅的小官吏,由於秉公執法的膽氣才能和以國為重的遠見卓識受到平原君的器重,推薦給趙王。由於戰場建功,趙奢被趙王封為馬服君,成為與廉頗、藺相如級別相同的趙國最高官員。趙奢死後選擇葬在紫金山,是有象徵紀念意義的。
據悉,趙奢的後人改為馬氏這與“馬服君”封號有關,也與他“紙上談兵”的兒子趙括長平慘敗有關。幾十萬大軍被活埋,給趙奢一家帶來了奇恥大辱,在這種情況下,深明大義、處事果斷的趙母毅然決定把趙氏改為馬服君封號的馬服氏(後去服稱馬)。趙奢的孫子趙興(趙括之弟趙牧之子)更是羞于和伯父趙括為伍,崇尚爺爺馬服君的高風亮節,率先改姓馬。秦滅趙,趙奢的孫子馬興從邯鄲徙往咸陽,從此馬氏後裔逐漸分佈到全國各地。
影響:趙奢是世界公認馬氏始祖
多年來,不斷有世界各地的馬氏子孫到紫山尋根祭祖。2008年9月20日,世界馬氏懇親大會在邯鄲舉行,成為迄今為止規模最盛、影響最大的一次馬氏祭祖活動。來自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緬甸等國家和臺灣、香港、澳門地區的馬氏宗親約200人,還有國內14個省份、50個代表團的400余名代表共600余名馬氏宗親在紫山尋根祭祖,緬懷先人。
馬新民表示,如今馬氏後裔分佈于世界22個國家和地區。世界馬氏懇親大會每兩年舉辦一次,無論大會在國外還是在國內其他城市召開,大家都公認馬服君趙奢是漢族馬氏始祖,邯鄲是中華馬氏的祖源地、是世界馬氏的故鄉。
作者: 記者 楊偉廣 編輯: 杜文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