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首页 马氏文化 马氏新闻 历史人物 邯郸风貌 文化交流 当代精英 公告通知 组织机构 资料介绍
 
类别:馬氏新聞 来源: 作者: 更新日期:2014-7-27 阅读次数:1377


江漢馬氏及其宗族活動


作者:馬德芳


      江漢馬氏是祖籍江西南昌府南昌縣,於元朝中晚期由南昌遷出,經輾轉遷徙,最後定居於上起荊州,下至武漢的長江與漢水兩岸,即現湖北省的天門、潛江、仙桃、漢川、漢陽、江陵、公安、石首、監利、洪湖、赤壁、嘉漁、湖南省的岳陽、臨湘等地的馬姓宗支,以及後來由此遷出到湖北的荊門、襄樊、十堰、恩施、宜昌、湖南的長沙、湘潭、四川的華陽、陝西的白河等外地的馬姓分支。也包括祖籍南昌以外,定居於上述沿江沿漢地區後,與江漢馬氏各宗支、分支聯宗的其他融入江漢馬氏的馬姓支系。江漢馬氏是一個有較緊密血緣聯繫的宗支體系,也包融了部分文化認祖的宗支和宗親。

一、江漢馬氏的歷史淵源

      根據江漢各支十數套清朝及民國初年的馬氏老譜和相關史料記載,江漢馬氏的南昌祖源,應由江西樂平饒公雲麾派一支、楚王馬殷三子希萼公一支、及宦遊南昌的客籍馬氏三大體系融合而成。老譜所載的歷代譜序,特別是《廬陵文天祥贈蒿公序》,說明這是一支以雲麾派譜系為主體的扶風體系馬氏支派。

      老譜記載的遷楚始祖有兄弟幾人,他們的父輩“舜梧、舜桐、仕龍、仕虎”等諸公,祖輩“行堯”等諸公,曾祖輩“蒿、芳、萬、芹”等諸公,及往上數代祖系的生葬活動之地,有“洗馬池”(位於今“八一起義紀念館”東邊)、“鐵柱宮”(亦稱鐵樹宮,後更名為萬壽宮,原址今為南昌二十一中,位於今“八一起義紀念館”西北)、“百花洲”(墓葬地,在南昌東湖, 今“八一公園”內)、“滕王閣旁”(墓葬地)、“筷子街”(祖祠所在地) “馬家園”、“馬家巷”、“吉水倉”等地,仍為今天南昌最繁華的地帶。元朝英宗末年,或因南坡之變,蒙古貴族打擊漢籍官吏,南昌漢官子弟中的馬氏家族兄弟數人,逃離南昌後,經輾轉遷徙,逐漸定居於江漢大地,經過近七百年繁衍生息,相容包蓄,且都以明朝萬歷年間大賓公由南昌筷子街祖祠請來的黃陵玉譜或其同源譜為原譜來續修家譜,進而形成江漢大地祖源豫章的馬氏各大宗支,其中也包融了明朝洪武年間由江西瓦屑壩移民點遷入江漢的少數支系。

      江漢馬氏各支包括:“天沔千二郎公伏波堂宗支”、 “沔陽孝暹公絳帳堂宗支”、“沔陽文虎公銅柱堂宗支”、“荊州東南片貴公絳帳堂宗支”、“湘鄂跨界聯二洪扶風堂宗支”、“川、陽、天扶風堂聯合宗支”、“江、潛、監六大房聯合宗支”,共有七大宗支和他們的幾十個分支。江漢區域內的宗親有八萬多人,區域外的宗親尚無法統計。

二、江漢馬氏宗親總會的建立

      共和國建國前,江漢馬氏各支除伏波、絳帳、銅柱的主支外,多以聚居地和近親血緣的小支,形成自然體系,建立宗族組織,建祠堂,修家譜,處理家族內部事務,應對宗族外部糾紛。至臨建國前,也有幾支嘗試了聯宗修譜,並有所建樹。建國後,經歷次運動特別是文革的摧殘,宗親組織早已支離破碎,但仍有不少為保存家族文化而冒死活動的宗賢。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起,各地敬祖之風日濃,尋根之氣更盛。江漢各地開始大修宗譜,大建祖宗紀念碑;流散而失去祖源記載的小支,也以小宗體例,由下上溯,編寫家譜;各宗支內部有了較為明晰的分支結構體系和分支分房組織體系,各地宗族事務委員會、譜諜編纂委員會紛紛成立;許多人冒死珍藏的老譜也開始重見天日。在“江漢馬氏宗親總會”組織活動之前,儘管各大宗支的家譜上都有兄弟數人同出江西的記載,但其他兄弟都在哪里,互不相知。宗支之間也很少聯繫,甚至同一宗支的許多分支間,也互不知曉,行若途人。最為典型的是貴公宗支的江陵沙崗分支和石首監利壺瓶套分支,比鄰而居,數百年未通音訊,直至雙方背著分散後各自修的百年老譜到仙桃參加“江漢馬氏文化研討會”,才知道早年失散的弟兄就在身邊,且都已繁衍了數千子孫。

      2006年9月,湖北宗親馬善田、馬延光主導組建湖北馬氏宗親代表團參加江西樂平第四屆世馬大會,電邀在BBS上見到的天沔伏波堂宗親馬德芳加入,馬德芳因事未能赴會。2007年4月,馬善田、馬延光到訪仙桃,使銅柱堂宗親馬漢昌及絳帳堂宗親馬成龍與馬德芳在漢江酒店相聚,方知仙桃本地即有祖源同出南昌的伏波、絳帳、銅柱三堂,於是議及在民主與法制的框架內,建立相應宗親組織,開展江漢馬氏宗親聯誼活動,團結廣大宗親,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質,弘揚馬氏優良道德文化傳統,建設美好幸福生活,造福當代與後世子孫。三人先後聯絡到馬世庭、馬馳、馬建桂、馬默江等各堂宗親,通過尋根問祖和尋訪老譜,並以老譜的記載和宗親回憶為線索,採取走鄉串縣、分散串聯、集中座談、尋訪調查、填報“江漢馬氏人口居住狀況調查表”、繪製“江漢馬氏分佈地圖” 和籌備召開江漢馬氏文化研討會等方式,逐漸摸出了江漢馬氏宗親的分佈情況,發現並擴大了江漢馬氏宗親居住範圍,逐步幫助基層宗支建立健全或完善了宗親組織,終於找到了江漢馬氏各支的血脈凝聚點—“祖源豫章”,和共同價值觀—“弘揚馬氏精神”。在此基礎上,團結全體江漢馬氏宗親的宗親組織“江漢馬氏宗親總會”的建立,就勢在必行了。

      三次“江漢馬氏文化研討會”的召開,使“江漢馬氏宗親總會”的組織體系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

      “第一次江漢馬氏文化研討會”及其前後的活動,有分佈於天門、仙桃的伏波堂、分佈於仙桃的絳帳堂、分佈於仙桃、監利的銅柱堂三大宗支及其獨立分支參加。會議確定以“江漢馬氏文化研討會”為組織名稱開展活動,並對該組織的宗旨、性質、任務予以界定。會議確定研討會開會期間由總召集人和召集人組成工作班子負責會務,會後以秘書處為工作班子負責宗族活動。這就初步搭建了“江漢馬氏宗親總會”的組織框構。此後不久又通過宗親代表會議,確定以“江漢馬氏宗親總會”為組織名稱,並組建了以馬世庭為會長的理事會,通過了《江漢馬氏宗親總會總會章程》,用炎黃文化研究會譜牒分會的名義履行了報批手續,正式以“江漢馬氏宗親總會”為組織名稱開展宗族活動。

      “第二次江漢馬氏文化研討會”及其前後的活動,在原有三大宗支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分佈於湖北省監利、洪湖、赤壁、嘉漁、湖南省的岳陽、臨湘等地的湘鄂跨界聯二洪宗支,和分佈於漢川、漢陽、天門的五支扶風堂聯合宗支,共有五大宗支及其獨立分支加入了江漢馬氏宗親總會。本次會議完善並擴大了“江漢馬氏宗親總會”的組織體系,通過了強化基層組織建設的議案,並進一步規範了組織運行機制。

      “第三次江漢馬氏文化研討會暨宗親聯誼會”,由於此前聯二洪宗支宗親馬培剛單人獨騎遍訪湘鄂跨界六縣市,聯繫到了分佈於江陵、潛江、監利、公安、石首的貴公絳帳堂宗支,和分佈於江陵、潛江、監利的六大房聯合宗支,這次會議共七大宗支及其獨立分支加入了江漢馬氏宗親總會。這次江漢馬氏全家福大會及其前後的活動,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江漢馬氏宗親總會”的組織體系。其間確定了“以條塊結合的方式完善與健全江漢各級宗親組織”的工作方向;明確了“各級宗親組織是總會生存與發展的基礎,總會是各級宗親組織開展宗族活動的推手,宗親組織之間不存在隸屬關係,集體行動合則為總,分散活動則各自獨立”等基本組織原則;規範了江漢馬氏宗親總會對內對外關係和開展宗親活動的一些基本原則。

      至此,江漢馬氏開展合法、規範、有序、可持續的宗族活動有了完整的組織保證。

三、江漢馬氏開展的宗族活動

      江漢馬氏宗親總會組織各大宗支開展宗族活動的基本原則是:共同規劃專案,總會統籌部署,各地因地自宜,小型分散實施,典型引路指導,定期溝通交流,建立長效機制,保證活動效益。

      1、三次“江漢馬氏文化研討會”

      “第一次江漢馬氏文化研討會” 2008年6月15日在湖北省仙桃市仙桃賓館召開。江漢馬氏各宗支代表,中華馬氏研究院及山東、河南、浙江等省和鐘祥市、武漢江夏區的特邀宗親代表及當地回民馬氏三堂的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除建立江漢馬氏宗親組織外,文化研討的主題是《江漢馬氏的文化淵源》。會議從悠遠綿長的血脈傳承和厚重輝煌的文化基底兩個方面論證了“扶風文化”是江漢馬氏文化之根,“祖源豫章”是江漢馬氏的血脈凝聚點和文化發散源。會議提出了江漢馬氏近期文化研究的八大課題,並要求各宗支從弄清祖宗、摸清家底、理清資料三個方面著手來開展宗族文化活動。

      “第二次江漢馬氏文化研討會”2010年1月16日在仙桃糧貿大酒店召開,會議的主題是《馬氏精神與江漢馬氏》。會議對馬氏精神在江漢地區的傳承與弘揚進行了實踐上的總結和理論上的昇華。會上表彰了一批弘揚馬氏精神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部分先進集體和個人代表在會上作了經驗介紹和典型發言。會議明確了江漢馬氏的共同價值觀就是“弘揚馬氏精神”,會議要求全體江漢馬氏宗親認真學習弘揚馬氏精神的先進典範,推動江漢馬氏宗親在當代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建功立業。會上還舉辦了江漢馬氏文化展覽。此次研討會後不久,總會即總結會上介紹的典型經驗,在全族開展了“誦經典、建祠堂、修宗譜、興善事”系列活動。

      “第三次江漢馬氏文化研討會暨宗親聯誼會” 2011年10月10日在仙桃市糧貿大酒店召開,會議對前段江漢馬氏開展“誦經典、建祠堂、修宗譜、興善事”系列活動基本情況進行了小結,並系統闡釋了系列活動的內容與要求。會議通過了總會關於《抓住時代大好機遇  修好“江漢馬氏統譜”》的主題報告,確定將“修宗譜”活動提升到正式啟動編修“江漢馬氏統譜”專案,會議就編修“江漢馬氏統譜”的一系列技術問題進行了重點研討。會上還開展了一系列宗親聯誼活動。

      前後三次“江漢馬氏文化研討會”,為江漢馬氏全面開展宗親文化活動和聯誼活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文化基礎和群眾基礎。

      2、“誦經典、建祠堂、修宗譜、興善事”系列活動

      江漢馬氏開展的“誦經典、建祠堂、修宗譜、興善事”系列活動,是一個傳承優秀文化,弘揚馬氏精神,建設和諧社會的系統工程,是一個互融互通、內涵深刻、外延廣闊的整體工程,也是一個不斷豐富內涵,不斷擴展外延的長效工程。

      “誦經典”是由總會統一組織,落實到每個家庭和個人的活動,是一個有組織、有計畫、有目的、有任務、有佈置、有檢查,長期堅持的群眾活動。整個活動由誦讀踐行《弟子規》開始,以“誦經典、行孝雅、樹形象、練內功”為內容,以提高全體宗親的思想、道德、文化水準和整體素質為目的。“誦經典”不只是學習馬氏先賢的經典文章,祖訓家規,而且要廣泛學習包括馬氏文化在內的中華民族一切優秀傳統文化。“誦經典”也不只是一個讀書活動,而是一個包括學、思、行在內的完整體系,是文化道德修養與行為規範的自我完善。“誦經典”是“誦、建、修、興”系列活動的思想文化基礎。總會借力全社會開展的孝雅教育活動,向各宗支發放光碟、書籍,再以這項活動搞得最好的絳帳堂宗支為典型引路,召開現場會,學習先進經驗,交流誦讀心得,將這項活動逐步推向深入。“誦經典”活動的全面展開,極大提高了廣大宗親傳承優秀文化、弘揚傳統美德、構建和睦家庭、建設和諧社會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目前,這一活動基本形成了長效機制,堅持下去,必將使江漢馬氏全族成為真正意義的書香門第。

      “建祠堂”是家族活動中的一項傳統工程,也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文化建設活動,是“誦、建、修、興”系列活動在物質支撐平臺上的建構、完善與拓展。江漢馬氏宗親總會在組織各宗支建祠堂的過程中,發現有的分支財力有限,但在被江水沖毀的祠堂舊址上修一個紀念碑,圍一道圍牆,照樣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祭祖聖地;有的分支發現了一塊幾百年前的祖墓碑,選擇一塊地方重新立起,配上幾塊新刻的說明碑文,照樣吸引周邊的宗親來此祭拜,共憶祖德宗功;年代遠不可考的鄭場馬王廟,廟堂被毀,台基被占,幾位老人在原址旁蓋起了一座簡易小廟,朝拜者依然絡繹不絕。因此,江漢馬氏給“建祠堂”這一工程賦予了更加豐富的內涵:本著因地自宜、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將構建承載江漢馬氏歷史文化與現實活動的物質平臺體系,全部納入“建祠堂”工程專案之中。這裏既包括組織、指導各宗支修建祠堂和其他大型文化活動場所與紀念建築,也包括搜集、整理、搶救、修繕、保護代表馬氏文化的宗廟、祖祠、祖墓、碑亭、古跡、文物等有形實物,還包括對已毀已失的歷史文化實物進行追憶記載,建立記憶遺產檔案,保留先祖活動遺跡,以及深化對歷史文化實物遺產的研究,發掘其深刻的歷史內涵和文化積澱,形成文字材料,載入《江漢統譜》。

      經過幾年的努力,由各宗支、分支自行籌款,先後建成了湖北漢川“馬氏宗祠”、湖南岳陽臨湘忠坊鎮“馬氏宗祠”、湖北仙桃剅河鎮“馬氏宗祠”和湖北規模最大的馬氏“先祖墓”—石首章華港壺瓶套馬氏分支“先祖墓”,同時還建成與修復了數十處先祖陵園、先祖紀念碑和其他祖先遺跡與紀念場所。另外赤壁宗支、監利宗四公分支和章華港壺瓶套分支的三座“馬氏宗祠”也正在籌建之中。各宗支、分支歷代祠堂、祖墓、文物、古跡的興毀遷廢史跡,也基本整理成文或已載入支譜。目前,各地宗親也充分利用這些物質文化平臺來豐富農村文化生活,進行歷史傳統教育,組織祭奠祭掃活動,促進尊祖敬宗、敦親睦鄰,並使之成為聯絡各地馬氏宗親尋根問祖、進行交流溝通的紐帶。

      “修宗譜”是自古以來代代傳承的主要宗族活動,江漢馬氏則進一步把它作為“誦、建、修、興”系列活動在文化理論體系的建構、完善和拓展,並把它作為一個搶救專案、研究專案與整合專案來實施。為了上溯祖宗、以敦本源,下聯支派、以篤情誼,江漢馬氏從搜尋各宗支、分支保存下來的老譜著手,對逐步搜尋到的十多套清朝和民國初年的老譜進行整理、比對、研究、分析,結合對正史、典籍、方志和多種家族文獻、典籍、檔案、口耳相傳的資料的研究分析,不僅找到了江漢馬氏各支共同的歷史淵源和分佈流向,破解了許多幾百年的歷史疑團,發掘出了豐富的家族歷史文化寶藏,而且找到了江漢馬氏統修宗譜所特有的歷史文化基礎、宗支血緣基礎與譜史譜料基礎。第一、二次文化研討會又為統修宗譜勾畫出了大致的輪廓。經過全族討論,一致決定:抓住時代大好機遇,將各宗支開展的“修宗譜”活動,提升為修好《江漢馬氏統譜》。

      江漢馬氏枝繁葉茂,宗支繁多,分枝交錯、堂系重合,且邊沿區域的宗支跨省連市,分佈面廣,有一些分支已脫離主幹,或與外地聯宗。撰修《江漢馬氏統譜》是牽動全族、工程浩大、十分複雜的艱巨任務,必須認真研究,慎重對待,抓住時機,統一認識,統一安排,統一行動,穩步完成這一任務。

      這次統譜,既是江漢馬氏各宗支合修統譜,又是各宗支、分支續修宗譜。根據“先搭骨架,後立枝葉,典型引路,分步推進”的原則,總會統一組織,宗支牽頭修譜,總會分類指導,宗支具體操作。總會拿出了《江漢馬氏統譜工作方案》和《江漢馬氏統譜編寫規範與標準》,發佈了統一的序位編碼、篇章目錄、整體結構、內容框架、語言標準、表格樣式、版式要求、裝潢圖樣等具體規格標準;各宗支按《方案》和《標準》搭建班子、組織人力、搜集採訪、匯總資料、編輯校對、出版印刷,並根據宗支實際情況,對本支範圍內的內容與專案進行適當調整與充實。在編修過程中,總會和各宗支都吸納一批德高望重的長者、精通文史知識的專家和熱心族事樂善好施的企業家來共襄盛舉。總會根據各宗支進展情況隨時進行分類指導,提供後續服務。

      目前已有聯二洪宗四公宗支、赤壁宗支、壺瓶套宗支完成了支譜編印並舉行了頒譜典禮;沔陽銅柱堂宗支已完成了支譜編撰印刷,即將舉行頒譜典禮;聯二洪宗二公宗支支譜已編撰出版,正在印刷;其他各宗支的支譜也在緊張編修或籌備中。聯二洪宗支宗四公分支宗譜編纂委員會按《江漢馬氏統譜編寫規範與標準》第一個編修完成的《江漢馬氏統譜聯二洪宗譜宗四公支譜》,已在第三屆中華大族譜國際會議上獲“優秀譜牒獎”。“江漢馬氏宗親總會”還將《江漢馬氏統譜貴公宗譜壺瓶套支譜》向“世界馬氏文化資料中心”和“湖北省圖書館”各贈送一套,以便永久保存。待各宗支支譜基本完成後,總會將按《江漢馬氏統譜編寫規範與標準》匯總各支譜電子版,並為個別工作遲緩的支系和暫不願入譜的支系留下支譜介面後,編撰總首卷,出版完整版《江漢馬氏統譜》。

      江漢馬氏宗親總會同時把“修宗譜”活動同搜集、搶救、整理、保護、研究各宗支的歷史典籍、檔案文獻和歷代宗賢名人事蹟資料結合起來,撰寫論文、評論、傳記,發佈歷史資料,宣傳祖德宗功。這就使“修宗譜”活動對加強馬氏文化資訊建設,促進各支系間文化資訊交流,激勵廣大宗親憤發圖強,發家致富也起了重要作用。

      “興善事”是“誦、建、修、興”系列活動在思想文化與社會行為方面的踐行。“興善事”既包括宗親對宗親、宗親對宗族、宗親對社會的善,也包括社會對宗親、宗族對宗親的善。在普遍開展的“興善事”實踐中,總會讓廣大宗親認識到:“興善事”首先要思想道德文化意識向善,只有思想道德文化意識向善,才有行為的向善,才能“興善事”。因此,組織好“誦經典”活動,讓每個宗親都受到教育,是一件最大的善事。建好祠堂、修好宗譜也是為家族、為宗親、為自己辦善事,是以人力、財力、智力來辦善事,廣大宗親積極參加這些活動,做到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有智出智就是在“興善事”。因此,江漢馬氏系列活動能夠持續開展,正是有這樣的群眾基礎。與此同時,從總會到宗支、分支直至宗親個人,訪貧問苦、扶貧濟困、興教助學、資助公益事業,以及尋根問祖活動中的互相支持與幫助,家庭、家族、企業間的互相支持與幫助,資助生活有困難的宗親脫貧致富,想方設法讓改革的紅利與政策的優惠落實到每個宗親身上,等等善事,已成為廣大宗親自覺參與的活動,並且正在在蓬勃開展之中。

      3、積極參加江漢以外的各類宗親活動

      2008年9月19日至21日,江漢馬氏宗親代表團一行七人到河北邯鄲參加了第五屆世界馬氏宗親懇親大會,並在紫山祭祖大典上敬獻了“祭燭照千秋馬服裔孫敬先祖 祀香傳萬代扶風嗣子承列宗”條幅。

      2010年9月,江漢馬氏宗親代表團一行七人報名參加加拿大溫哥華第六屆世界馬氏宗親懇親大會,已完成了報名、交費等手續,因9月28日前不能取得簽證,沒能成行,但廣大宗親都積極關注了第六屆世大會的全過程。

      2011年12月,江漢馬氏宗親代表團一行十五人到臺灣參加第七屆世界馬氏宗親懇親大會,同時暢遊了寶島。代表團成員馬成龍還向馬英九宗長送去《盛斌翰墨集錦》一冊,並得到總統府二局謝函。

2013年12月江漢馬氏宗親代表團一行二十四人到南寧參加了第八屆世界馬氏宗親懇親大會,會後又專程前往橫縣,集體拜謁了橫縣伏波廟,共向伏波廟捐款2000元,並將江漢馬氏宗親總會會旗敬獻給了伏波廟。

      江漢馬氏宗親總會還參加了中華大族譜協會的三次國際會議,參加了湖南、湖北、廣東等地宗親組織的多次活動,參加了中華馬氏研究院在湖北組織的多次活動和湖北譜牒分會組織的多次活動。

      總會特別強調,江漢馬氏宗親總會每次組織宗親參加世馬大會和其他外省、市的宗親活動,不是為了走馬觀花,遊山玩水,而是要通過扎扎實實地參與到各種宗親活動之中,去學習、踐行、宣傳、弘揚馬氏精神。因此,凡參加了外界活動的宗親,回來都要向全族傳達貫徹會議或活動的基本精神、活動情況和相關檔資料,學習外地經驗,吸收正能量,讓全族各宗支、分支、支系的負責人都對外界活動有所瞭解,間接參與,並以此來推動江漢馬氏正在開展的各項工作。

      4、充分利用現代資訊技術開展宗族活動

      建立了江漢馬氏宗親總會qq群,群號186264384。這是一個江漢馬氏宗族事務工作群,總會有關材料將通過qq群發送,有關事務在群上通知交流。同時建立江漢馬氏經貿交流qq群,群號200748160,以推進馬氏工商界宗親交流。  

      利用新浪博客建立了江漢馬氏宗親總會網站以交流宗族動態、研究成果、新聞資訊和統譜資料。網址http://blog.sina.com.cn/hbjh898

      此外,江漢馬氏各宗支、分支、支系獨立開展了許多宗親活動,並建有自己的資訊平臺,這裏就不贅敘了。

四、江漢馬氏活動圖片集












【目前共有 0 条对该新闻的评论】【查看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