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首页 马氏文化 马氏新闻 历史人物 邯郸风貌 文化交流 当代精英 公告通知 组织机构 资料介绍
 
类别:马氏文化 来源: 作者: 编辑:陌归 更新日期:2016-5-5 阅读次数:4005


马援庙楹联传家训


马长冰整理


         福建省马氏多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后裔,人口最多的是连城县四堡乡马屋两个自然村,有1500多户扶风马姓,7000多人口聚居,他们的共同“祖庙”是马援庙,当地人也称“马公庙”。

       四堡处于连城、长汀、清流、宁化四县边缘,古有“四县共靠”之意,故而得名“四堡”。在明清时为全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印刷出来的书籍,垄断江南,行销全国,远抵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在海上丝绸之路上,为中华文化南传搭一座重要的桥梁。因此这里的马援庙规模宏大。

       马援庙总面积1千多平方米,大门额正中塑刻“忠显王庙”行体大字。上厅龛台上是马援塑像,上厅石柱刻有楹联“柱表平蛮存国体,书遗诫子饬家箴”(如右图)。上联彰祖宗功德,下联给子孙诫勉。这是宗祠的主题。

      马援一生平定陇西,抚平羌乱,南征交趾,北击乌桓,殒命疆场。毕生为国家的统一和边境安定建功立业。上联的“柱”说的是马援平定交趾,并且“立铜柱,为汉之极界”。马援铜柱成为国家统一观念在西南边疆的体现。下联的“诫子”是从“诫侄”而来。

      马援二哥马余有儿子马严 、马敦兄弟俩,7、8岁父母双亡,马援将兄子收养视同己出,严加教诲。他率军远征交趾的时候,听说侄儿马严、马敦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而且爱与侠士结交。便写了《诫兄子严、敦书》(见附件)劝诫他们。并且列举两位人物,告诉他们如何交友。这封书信是中国家教史上的名篇,收入《全后汉文》,影响远超马氏家族。当时士人们把诫文作为修身养德的范本。唐大历三年(公元767年)书法家颜真卿写《书马伏波碑》,就选了《诫兄子严、敦书》的警句(如下图)。
    



         马援家教严格,却长期征战在外,夫人蔺氏很有教养,遵照马援的要求,对于晚辈的教育付出了辛劳,使得子女侄子孙辈多有成就。此后扶风马氏出了不少杰出的人才,同马氏的家教家风有一定关系。

       马援的小女10岁开始帮助母亲操持家务,13岁被选入宫,后为东汉明帝明德皇后。她不但衣着朴素,不爱游乐,好读诗书,而且不信巫祝。还是中国第一位女史学家,著有《显宗起居注》一书,开创了“起居注”这一史书体例之先声。

       马援侄子马严的儿子,史上知名的有马绩、马融。班固著《汉书》未完成而卒,汉和帝命其妹续写班固遗作,然尚未完毕,班昭便卒。马绩是班昭的门生,博览古今,汉和帝召其补成七“表”及“天文志”终于完成《汉书》巨著。

       马融(79年—166年)字季长。东汉著名的儒家大学者著名经学家,一生注书甚多,注有《孝经》、《论语》、《诗》、《周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等书,另有赋颂等作品,有集已佚,明人辑有《马季长集》。他尤长于古文经学。绛帐授徒,常有千数。东汉著名学者卢植、郑玄等多人都出于马融门下。

       东汉三国时期扶风马援的后裔,出了勇武绝伦的将军马腾、马超父子这样的风云英雄人物。《三国志.蜀书.马超传》记载:“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也。父腾”。裴松之注:“《典略》曰:腾字寿成.马援后世也。桓帝时,其父,字子硕,尝为天水兰干尉”。

       《三国志》裴松之注说:“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古代非常杰出的科学家马钧改进织绫机,提高工效四五倍,发明指南车,还设计制造了以水为动力的木制机器人。马钧改进制作连弩,比诸葛亮制造的连弩效果提高了五倍。又制作了发石车,可以连续发击,首尾电至。马钧改进制作了龙骨水车(翻车),用于农业灌溉   1800多年,直到被水泵所取代。马钧的发明创造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可知东汉三国时期,赵奢后的扶风马氏家族得以延续和发展,后裔出了不少杰出的文士、武将、能工巧匠诸多方面的人才,这同他们家训传承不无关系,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发明创造为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家传遗产,有财富物产的,也有文化道德的,唯后者永续。马援庙的楹联,上联教导后人廉公有威,为国家的统一稳定做贡献,下联劝勉子孙修身养德:切莫议论他人长短,亦勿妄评法度是非。为人谦约节俭,处世择友交往,宁当平头百姓,不做纨绔子弟。

       两千年过去了,马援的《诫兄子严、敦书》还是值得我们细读深思的名篇。



       附录:

       《诫兄子严、敦书》原文: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译文:

       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原因。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啊。”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谦约节俭,又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人是个豪侠,很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好的人坏的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正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鹜鸭。一旦你们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就成了纨绔子弟。正所谓“画虎不像反像狗了”。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里的将领们到任就咬牙切齿地恨他,州郡内的百姓对他的意见很大。我时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    

                                        2016年4月8日星期五写于福州屏山


    

【目前共有 0 条对该新闻的评论】【查看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