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廷鸾公裔孙迁徙探讨
广东四市(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的银青马氏,源于江西省乐平市众埠镇楼前村,系南宋银青光禄大夫、少师右丞相兼枢密使、鄱阳开国公马廷鸾的后裔,为廷鸾公三子文丰(端履)一支,徙居粤东至今已近八百年的历史。对于廷鸾公裔孙迁徙情况,由于马氏各支派遍布全国多个省市,历史资料有限,记载也难免有误。乐平新闻网版权所有
《四库全书》所载马廷鸾公《碧梧玩芳集》(二十四卷·卷十九〈墓志铭〉第六篇〈鲁国夫人墓铭〉中所述“……六男子:端复、端临、端履、端蒙、端颐、端益。”还有保存于乐平市博物馆,端临公为其父撰写《宋故右丞相兼枢密使马公墓铭》中也提到“……公生六男五女”。
据乐平楼前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扶风马氏宗谱》记载,以及乐平市有关文献与何德山先生《马廷鸾家族源流考略》所述,廷鸾公概况及后代去向如下:
长子端复,字贵仁,号卧轩,宋父恩授承事郎,任太司干官。夫人谢氏,生一子志正,其六世孙乌老迁居江淮。
次子端临,字贵与,号竹村。宋父恩授承事郎,任台州路教授。夫人李氏,生一子志仁,居乐平众埠,六世孙由乐平迁丹阳再迁润城东乡之当江沙。
季子端履(文丰),字贵辨,谷居先生,宋父恩授承奉郎、元路儒学正、任广德学。夫人张氏,生一子志文,居德兴阐上。
据广东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市等地《马氏银青世系族谱》记载:“宋咸淳七年(1271年)廷鸾公因直谏被贬为潮州经略,大的三个儿子随父赴任。四个月后,贾似道奸情败露,朝廷召公回京复职,并加封为少师。长、次二子前往福建投亲,三子文丰(端履)留潮州不回,娶夫人詹氏,开基创业,繁衍后代。”居粤裔孙奉廷鸾公为一世祖,文丰(端履)公为二世祖和开基祖。
广东丰顺《马氏族谱》记载:“(马廷鸾)三子留居潮州,娶詹氏,卜居潮之大塘(今普宁市境内)。”墓地至今保存良好,位于普宁市麒麟镇发坑村槛前山陈洞径五爪龙。碑文“宋二世祖,考二十四马公,妣二十二詹氏,墓。”乾隆壬申岁(1752年)重修,1992年再修。
据乐平市徐胜彬先生撰写的《马廷鸾的晚年生活》一文中指出:“马廷鸾归故里隐居的那一年,他的次子马端临(年二十),他的三儿子,女婿朱实甫,外孙朱饶等亲人和他生活在一起,心中稍有宽慰。”另《碧梧玩芳集》卷二十三《七言律诗》第三十二首《与三儿子涉穰田渡车中读朱忠靖中兴事实有感》,这首诗写于廷鸾公辞相后,元军攻陷临安,南宋灭亡,抱亡国之痛,诗曰:“骚情长爱重阳近,路客归迟夕照西。举目山河秋寂寂,满城风雨晚凄凄。老思旧隐盟鸥社,寒徙深流信马蹄。凭轼试看炎绍录,空嗟语石与天齐。”这里可以看出端履(文丰)公,在廷鸾公辞官回故里隐居,曾回乐平陪伴父度晚年,也与吴园张氏完婚。有《碧梧玩芳集》卷十一《启》第二十三篇《吴园张氏求聘启》中述:“婚姻三纪,未干秦晋之盟书,嫁娶一村,宜入朱陈之图画。兹吾偶也,矧我甥兮。伏承令爱姆训源流,夙同家姓;而某三男父书梗概,期绍儒献。问吾诸姑,子婿犹子;以承先祖,孙妇外孙。凤凰占世世之荣昌,羔雁缔亲亲自永好。兰阶方茁,勉寻安邑第之宗风;燕厦新成,早并表贤堂之英榘”为证。
又据 《扶风马氏宗谱》卷二宋廷鸾公置大汾潭金竹鹅塘坞田地山场四至,《金竹鹅塘坞山界》中所述: “东至岭脊为界,南至长洲程家山为界,西至河水为界,北于鲈鹚埠山合水为界,住房地基在内。 田地共九亩八分大小共二十五号,中田八号,下地六号坐落段氏夫人及端临公坟茔面前至河畔止。又中田五号,下地五号坐落端履公坟茔面前至河畔止,又下地一号坐落临、履公坟山背后。”从这可以说端履公在乐平还有墓葬地,为了向先祖和后代负责,应派专人进行考察,尽量弄清楚,同时也可确认“张氏”、“詹氏”是一位还是二位,因为普通话“张”与“詹”是同音,会不会是同一个人。
四子端蒙,字贵思,号山泉先生。娶妻邵氏(《碧梧玩芳集》中《於越许氏求聘启》、《於越许氏求婚启》都记述许氏),生三子志远、志良、志协, 五子端颐,字贵谨,号云壑先生。娶汪氏、续娶李氏,生一子志言。居婺源甲路。
六子端益,字贵裕,号云坞先生,元绍兴路儒学教授。夫人张氏,共生二子志皋、志夔。依亲居婺源星下甲路,志皋生勝,勝生良辅,良辅由婺源迁安徽祁门北伟溪胥岭塔下。志夔的孙子龙一也随堂兄迁祁门。乐平新闻网版权所有
又据江苏省溧阳(平陵)马氏文化研究会编写的“中国平陵(思庆堂)《马氏谱志》中记载:“廷鸾,字翔仲,号念萱,宋元祐解元登进士观文殿大学士,官居临安,配戴氏副史氏,子四俱戴出。”这里记述的时间明显有误,宋元祐是宋哲宗的年号,即公元1086-1094年间,与正史及乐平市史料所载廷鸾公中进士宋淳祐七年,即公元1247年相差一百多年,等等。其《谱志》记载的资料与乐平和粤东史料的记载有一些出入,比较明显的:一是廷鸾公中进士的时间有四处出现“宋元祐”;二是迁徙广东潮州的端履(文丰)公是廷鸾公的季子,与端临公是兄弟,不是父子等有误的地方。
总之,包括各地其他资料均有一些记载不同之处,我们提出来共同研究探讨,查证有关史料或实地考察来加以纠正,取得共识,以给子孙后代留比较切合实际,有价值的历史档案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