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首页 马氏文化 马氏新闻 历史人物 邯郸风貌 文化交流 当代精英 公告通知 组织机构 资料介绍
 
类别:马氏新闻 来源: 作者: 编辑:陌归 更新日期:2017-6-2 阅读次数:2866


杰出宗亲马昕受到习主席接见


    

习主席接见河南人马昕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家庭文明建设,中央文明委开展了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以爱国守法、遵德守礼、平等和谐、敬业诚信、家教良好、家风淳朴、绿色节俭、热心公益8个方面作为评选标准,从全国范围评选了300户文明家庭,并于12日召开了隆重的表彰大会。河南马昕家庭、此次荣登榜单。

    河南马昕家庭,12日在京被授予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全国人民感受到了这四世同堂39口人大家庭相亲相爱的满满正能量。

好家风源自好父母。

    马昕1973年出生于新蔡县农村,父亲马云杰、母亲杨秀坤是村里公认的好人。因马云杰的父亲去世早,马云杰作为侄孙,对家里的两位孤寡老人关怀备至,并为他们尽孝送终。

    受双亲影响,马昕从小就养成了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好品格。1992年12月,19岁的马昕入伍,领到第一月35元津贴就全部寄给了父母,军校毕业后,也总是第一时间将大部分工资寄给父母。马昕当时还资助过家庭困难的小学生王昆,主动担负起孩子各期学费,直至大学毕业;村里两位孤寡老人,马昕也时常挂在心上,每次回去都会帮他们干些力所能及的活,给他们买好吃爱吃的食品。


  

  马家家风

    马昕父母心地善良、忠实厚道、乐于助人,他们将村里的孤寡老人接到家中无微不至照顾30多年,直至老人94岁高龄去世,受父母的影响,马昕兄妹六个从小就爱帮助别人,马昕军校毕业后,每个月近千的工资都是第一时间跑到邮局给父母寄去多半。逢年过节,他都要多寄一些钱回去,让父母给村上的孤寡老人买些礼物;每期开学,他还会寄钱让父母帮几位家庭贫寒的孩子交学费:“我们就是觉得这这个事很开心。”


  

    他是军中娇子:23年军旅生涯中1次荣立二等功,6次荣立三等功,33次受到军级以上表彰;

    他是家庭孝子:借部队好作风和带兵经验管家,将拥有35口人、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带成了全国“最美家庭”。郑州警备区政治部干部马昕的事迹耳熟能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和谐家庭”的模范样本。

1973年7月,马昕出生于河南省新蔡县一个偏远的农村,父母是邻里公认的大好人。受双亲影响,马昕从小就养成了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好品格。1992年12月,19岁的马昕入伍到离家万里的新疆莎车,成了一名边防军人。

    入伍后领到第一月35元津贴,他全部寄给了父母,军校毕业后,近千的工资都是第一时间跑到邮局给父母寄去多半。不仅如此,跳出“农门”的马昕还一直惦记着村上那些有难处的乡亲。逢年过节,他都要多寄一些钱回去,让父母给村上的孤寡老人买些礼物;每期开学,他还会寄钱让父母帮几位家庭贫寒的孩子交学费;偶尔在电话上听说哪位亲邻遇上了大的难处,他常常会向战友借钱悄悄地帮上一把……据不完全统计,自当兵以来,马昕攒下的汇款单存根就有130多张,无偿援助亲邻达23万多元。

    2008年6月,马昕到郑州警备区工作后,在家里专门腾出一个房间,贴上温馨壁纸,装上冷暖空调,买了实木大床和崭新的被褥,还在床对面墙壁上挂个32寸高清电视,将父母从农村老家接到了郑州,他要兑现儿时的誓言——贴心照顾父母让老人安享晚年!

    马昕是个有心人,在他看来,孝敬父母,不仅让他们吃好穿暖,还要 尽量多陪伴,不能让他们品尝高楼大厦内的孤独。加班忙完工作之余,他总是想法挤出时间陪父母逛街、旅游、聊天。很快,父母也由开始不适应城市生活,转变为能愉快地享受各种便利条件带来的幸福。

    为了让父母健康生活,马昕每两个月都要带他们去体检一次身体。母亲杨秀坤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左眼失明等多种疾病,每天要服用10多种药。为了避免不识字的母亲吃错药,他从药房买来几十个小药袋,将10天要服的药一一分好,在每个袋子上标明早晨、中午、晚上,并画上“1”、“2”、“3”分别代替,尔后将所有药袋按顺序放在纸盒里,让母亲按数字识别一目了然,按时间、分次序放心服用。无论工作多忙、加班多晚,他从未耽误过给母亲分药,这就是我们军人。

                                               军报记者。


  

部队作风管理大家庭

    马昕兄弟姐妹6人,他在家中排行老五,虽年龄不靠前,却因为穿上军装带过兵,他一直都是兄妹中的“头儿”,即便是相继成家分门立户之后,但凡哪个小家遇到了大事,也还要请他拿主意“拍板”。

    在马昕看来,只有帮兄弟姐妹们都过上好日子,才能让父母真正放心地安度晚年。正是基于这一想法,他经常帮兄弟姐妹们出谋划策,鼓励他们积极找门路创业。在马昕的引导下,兄弟姐妹相继在郑州打工、开店,想办法让日子过得更红火。

    看到兄弟姐妹都来到郑州发展,2009年初,马昕又动了一个念头,想让大家都住到一个社区,一是离父母近些,二是遇到大事小情方便相互照应。马昕的动议得到了其他几个小家庭的积极回应,他们或买或租,都搬到了马昕所在的交通路社区,早已分门立户的6个子女,又一次像石榴籽般地聚拢在父母身边。

    30多口人在一起如何相处和管理?马昕想了不少办法,他把部队好作风融入家庭建设,将大家庭编成1个连队,自己担任“主官”,几个能力相对突出的孩子当“排长”。根据分工,马昕负责大家庭重大事务的决策,以及老人看病买药、下一代思想教育、成长激励和婚恋指导;二姐马艳担任大家庭“内务总管”,负责后勤保障、料理日常事务、调解成员间出现的矛盾纠纷;大外甥杨威、大外甥女杨洁是大家庭的“创业先锋”,带头勤劳致富,支撑大家庭公共经济开支;侄子马涛、外甥女陈凌是“秘书长”角色,负责家庭会议的召集和会务保障,监督已定计划实施,处理大家庭日常事务。

    他们还制定了一套“连规排约”,规定要求:遇有重大问题,要由全体家庭成员一起协商,形成方案后,再分工负责抓落实;大家庭每月开一次民主生活会,春节召开年度总结大会,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在会上报告一年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并宣读下一年度的年计划和月计划,以便相互监督、共同提高;家庭成员过生日,大家主动上门祝贺,并在表达亲情的同时,交流近期的得失,帮忙解决遇到的难题……

    一大家人拧成一股绳,都想往高处走,就连以往在父母跟前娇生惯养、不求上进的独生子女,也在大家庭中找到了追赶的目标。马昕大姐的女儿陈凌、二姐的儿子杨威、哥哥的儿子马涛,中学时都不爱学习,时常逃课、泡网吧,有的还和不良少年混在一起参与打架斗殴,曾让父母伤透了脑筋。马昕为引导教育这几位晚辈,可谓是煞费苦心。他先后动员杨威和马涛参军,经过军队大熔炉的淬炼,他们俩都有了脱胎换骨般的转变。

                                               中央文明委,中央军委


  

    马昕认为,军人家庭作为“光荣之家”,在弘扬时代新风上应当走在社会前列,经营好小家庭的同时,也要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大家庭贡献力量、奉献爱心。作为郑州市“家庭教育讲师团”的成员,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应邀深入到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和大中小学进行宣讲,听众累计已达2万人次,广泛传播了正能量。他还多次利用暑假组织大中学生进行“自我挑战杯”连续40公里长途拉练。经过培养转化,使数名不良少年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多个濒临解体的家庭重新过上了和谐幸福的生活……

    马昕的创举和马家几代人的表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马昕本人先后被评为郑州市“十大孝星”、“十佳家长”,并以17.86万张高票当选河南省首届“十大中原忠孝人物”;妈妈杨秀坤被评为郑州市“十佳母亲”,二姐马艳被评为郑州市“好媳妇”。这个大家庭先后被郑州市表彰为“和谐家庭”、“最美家庭标兵户”,被河南省表彰为“最美家庭”、“和睦家庭示范户”、“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被全国妇联授予“第九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今年初,经逐级推荐和央视网等媒体广泛投票,5月14日,又当选为全国“最美家庭”,应邀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颁奖仪式,并受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等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都说军人忠孝难两全,马昕不但做到了,而且事业家庭双丰收!”郑州警备区政治部主任王家和说:“作为新时期的革命军人,在为国尽忠的同时兼顾着为家尽孝,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从和谐家庭中汲取精神力量,他创建的‘最美家庭’范本,确实值得点赞!”

                                               郑州警备区


  

    马昕是河南人的骄傲,更是河南及全国马氏家族的骄傲。马昕是全军军人的代表,全体军人学习的榜样。



  

    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家庭文化建设,培养树立良好的家风,进一步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倡议河南人民及全国马氏宗亲,共同学习马昕家庭的先进事迹,为中华富强而努力奋斗。

                                               河南马氏宗亲会

                                               洛阳马援文化研究会



【目前共有 0 条对该新闻的评论】【查看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