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首页 马氏文化 马氏新闻 历史人物 邯郸风貌 文化交流 当代精英 公告通知 组织机构 资料介绍
 
类别:历史人物 来源: 作者: 编辑:陌归 更新日期:2017-11-26 阅读次数:5678
  
马福祥




文韬武略,游弋宦海


     马福祥(1876~1932年),字云亭,世居临夏县韩集阳洼山,为马千龄四子,马鸿逵之父。

    马福祥6岁入清真寺念经,8岁入私塾读“四书”、《左氏春秋》。清光绪十四年 (1888年).12岁的马福祥随兄马福禄到河州观#陕甘总督杨昌浚阅兵,回家后产生 了习武从戎的想法,便随马福禄练习刀枪弓马三年,坚持不懈。

    光绪十九年(1893年),马福祥娶双城乡绅之女马载德为妻。同年,他与三兄马福寿一同参加武举考试,获得名次。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月初八,循化撒拉族、回族、东乡族、保安族等群众近万人在韩奴勒(撒拉族)率领下起义。由于中日甲午战争大局尚未全部了结,大量东调陕甘兵仍留驻内地,甘肃防务十分空虚。朝廷便向甘肃各地发出指令,允许回族绅士招兵买马,“练士勇以资防卫”。马福祥与兄马福禄招募士勇200名,先称“义勇队”,后改称"安宁军”,分步、骑两营,马福禄任督带兼步兵管带,马福祥为骑兵管带,归河州镇总兵汤彦和节制。五月初五.,河州循化义军猛攻河湟要隘积石关,马福祥兄弟率队前往支援,才解积石关之围。 七月二十八日,汤彦和军溃于双城堡,马福祥兄弟率残部拼死保护汤彦和窜逃甘南, 又绕道回到省城,马福祥兄弟因此得到陕甘总督杨昌浚的嘉许。起义军认为,马福祥兄弟“助官军",于是,放火烧了他们的“阳洼山住宅,以及亲族庐舍荡然无存"。

    这一年里,"河湟事变”渐成燎原之势,陕甘总督杨昌浚电奏朝廷:“请饬董福祥率全部星夜回甘。”清廷任命董福祥以喀什噶尔提督身份督办甘肃军务,马福祥兄弟率队配合。河州解围后,董福祥称赞马福祥兄弟“真良将也”。授马福禄记名总兵职,并将“安宁军”编入简练军。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马福祥赴省参加武举考试,以乡试第二名考中武举人。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春,义和团起,马福禄、马福祥随董福祥进京,驻防蓟州。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六月,马福祥统率马步七营,驻防山海关。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从天津进攻北京,马福祥兄弟偕汉中镇总兵姚旺等在义和团的积极配合下,在廊坊车站合围侵略军。马福祥兄弟令骑兵下马设伏,步兵两翼包抄,敌近即开枪,战斗中,歼灭大批敌人。马福祥兄弟“挥短兵间入敌阵,喋血相搏”。敌人残部乘火车逃跑了。八月,侵略军抵正阳门,马福祥兄弟率部力战,马福禄阵亡,马福祥接替兄长统率余部。京城失陷后,慈禧挟光绪帝西逃,马福祥随驾扈从至西安,担任宫廷警卫。马福祥与慈禧近侍太监张兰德结为换帖兄弟,反映出马福样能与各种人物相处的交际能力。1901年(辛丑年)9月7日,清 政府屈辱地签订了《辛丑条约》,两宫回京。马福祥随驾护送,按照清廷与八国联军签订的《辛丑条约》的议和条款,甘军不许进驻北京,马福祥护送两宫返京到达河北正定火车站后,就将护驾正任交与袁世凯,自己返回西北。慈禧、光绪以马福样 “在京有战功,沿途宿卫,亦著劳谨”,"马福祥随扈得力,著加恩,遇缺尽先即补”。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马福祥补为甘肃靖远协副将,奉命回靖远驻防。在此期间,马福祥延请当地名举人高炳辰教读侄马鸿宾、子马鸿逵。自己也博览群书. 摹习名人法帖,其书法如人,谨守法度,刚劲有力。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马福祥应甘肃学台杨增新之请,协助地方兴办教育。 后任靖远协副将。

    光绪三十年(1904年),马福祥调任甘肃庄浪镇协守使。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马福祥升任西宁镇总兵,不久又兼阿尔泰护军使。

    清宣统元年(1909年),甘肃总督升允将部分新军编制改编为常备军,共分马步四标,马福祥任步兵第二标标统。闰二月,马福祥兼代巴里坤镇总兵。这年冬,长庚任陕甘总督,将常备军改为巡防队,马福祥任西路巡防统领,驻防兰州。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陕甘响应,革命相继煤发。陕甘总捋长庚命马福样募兵攻陕,马福祥以“甘民穷苦,不任兵革”为辞,按兵不动。清帝退位,马福祥联名通电承认共和,任甘肃临时议会议员。

    民国元年(1912年)4月,甘肃临时都督赵惟熙与彭英甲争权构衅,几至交火。马福祥不顾个人安危,只身入城,以“军队乃保护甘肃治安者,非都督辈纵洒任气之物”等语晓以利害,申明大义,干戈遂息,兰州得免蹂躏,马福祥由此得“善于劝解”之名。4月,袁世凯政府任命马福祥为阿尔泰护军使,马福祥不愿离甘,未就任。5月,又任命马福祥为西宁镇总兵,但马安良早有占据青海之心,遂极力反对马福样任西宁镇总兵,未莅任。7月14日,袁世凯政府复令马福祥以西宁镇总兵署西宁 办事大臣,马福祥仍未莅任。8月21日,袁世凯政府任马福祥为宁夏镇总兵,宁夏得黄河灌溉之利,素有“塞上江南”之称,马福祥即率“昭武军"十三营计二千五百余人赴任。就任不久,马福祥与宁夏满营将军常连、阿拉善旗札萨克王爷塔旺札布结为异姓弟兄。

    辛亥革命后,蒙古旺德尼玛(戒工活佛)和韩昌率蒙兵数百人,与民国政府军队作战两年之久。袁世凯派马福祥和塔旺札布前去说和,经塔旺札布总管班久以身作保, 旺德尼玛到五原河中船上会见马福祥,被马福祥设计拿获,解送北京。袁世凯以马福祥“智勇兼备”,特改宁夏镇总兵为宁夏护军使,节制阿拉善、乌审、鄂托克三旗,授陆军中将衔,授二等文虎章。并亲自手书“萱闱春承”条幅,为马福祥母亲祝寿,以拉拢马福祥。马福祥在此期间阻白朗于陇东,败卢占魁主力于惠得城,剿高士秀、达尔六吉,宁夏地方逐渐安宁。

    从民国七年(1918年)起,马福祥在宁夏各县倡办回民小学59所,其中,中高级小学10所,初级小学49所,在校学生1230人。民国八年(1919年)秋,创办蒙回师范, 为解决办学经费,带头捐银1500两。在导河(今临夏)捐款创办小学5所,共有学生五百多人。他先后捐款修建和扶持上海回文师范、敦化小学、陕西女子清真小学,倡导女子教育。为振兴教育先后捐白洋10万圆。

    民国九年(1920年)7月,直皖战争起,马福祥通电拥直。皖军失败,马福祥联络西北回族,约同马麟等甘肃各镇发表声明,提出“甘人治甘”口号,驱逐皖系甘肃都督张广健。张广健被迫离甘,北京政府意属马福祥主甘,但因各镇反对,任马福祥为缓远都统,马福祥提议其侄马鸿宾任宁夏护军使。

    从民国十二至民国十六年(1923~ 1927年),马福祥主修《朔方道志》32卷,合捐挣缮宁夏银川城南门城楼、四鼓楼、财神楼和北城楼,捐资刊印《大化总归》《四典会要》《希真问答》《清真指南要言》《昭元秘诀》《天方道程启经浅说》等,以及《环球名人德育宝鉴》《黄石素书》《军箴》等古籍,并题签作序,出版发行。

    民国十三年(1924年)12月,孙中山北上,马福祥在北京渴见孙中山,表示"热忱欢迎中山先生领导我们"。冯玉祥任西北边防督办,推荐马福祥任西北边防会办。

    民国十四年(1925年),国民军进入甘肃,马福祥要求国民军收编其子侄部队。蒋介石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后,马福祥赴南京晋见蒋介石,痛陈时弊,为蒋器重,被任以军奉委员会委员。

    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在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上,马福祥被选为中央候朴委员和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同年,又他任北平政治分会委员、开封政治分会委员、水利委员会委员、赈务委员会委员、编遣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理事等职。 蒋、冯、阎中原大战前,马福祥子侄皆为冯玉祥部下,马福祥奔走于三方之间,纵横捭阖,人称“和事佬”。

    民国十八年(1929年)9月,蒋介石任命马福祥为蒙藏委员会副委员长,11月,又任命马福祥为青岛市市长。民国十九年(1930年),调任安徽省政府主席。9月,又调任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在南京召开蒙蔵各部王公参加的会议,提出消除各民族间的隔阂,发展民族教育,开发蒙藏教育。

    民国二十年(1931年)12月22日,在国民党四大第八次会议上,马福祥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候补委员。在这期间,他编纂出版《蒙藏状况》一书,全书共八章,七万余言。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2月,马福祥因心脏病辞去蒙藏委员会委员长职务,到天津休养,将公务之余和患病期间的手札整理成册,撰写家书——《训诫子侄书》。5 月,马鸿逵因督战不力,引起蒋介石不满,示意刘峙重兵包围马鸿逵总部驻地信阳。 马福祥得报,救子心切,抱病赴汉口面见蒋介石说情,马福祥身染时疾,旧病复发,马鸿逵闻讯急赴汉口探视,遵医嘱转北平协和医院治疗。车至北平南郊琉璃河,忽然痰喘交加,于8月19日不治去世,终年56岁。8月20日,葬于北平(今北京市)阜成门外三里河墓地。




【目前共有 0 条对该新闻的评论】【查看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