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首页 马氏文化 马氏新闻 历史人物 邯郸风貌 文化交流 当代精英 公告通知 组织机构 资料介绍
 
类别:当代精英 来源: 作者: 编辑:陌归 更新日期:2018-3-1 阅读次数:9271
  
温州新闻学界泰斗马星野:中国第一个派遣出国学新闻的人


     马星野(1909-1991),浙江省平阳县人。新闻学者、中国新闻界名人,中国杰出的新闻教育家,一代名师。原名允伟,读小学时改名伟。旅美时,取“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星野”二字作为笔名。中央政治学校毕业。1934年毕业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马先生被誉为“新闻巨子”、“新闻王”,与“棋王”谢侠逊、“数学王”苏步青并称“平阳三王”。

    

     马星野(1909—1991),原名允伟,入学读书时名马伟,字之奇。

    出生于平阳县万全镇湖岭陈岙村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受到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颖悟绝伦,家人对他寄以厚望,所以取名“伟”。

    祖父马莲屏,皓首穷经,因家后山流下来的泉水汇成一井,清洌甘甜,附近罕有其匹,所以人称他祖父“第一泉边第一儒”。

    祖父育有五子,长子少屏,名毓骐,九岁就读遍《四书》《五经》,有神童之誉,后留学日本,在早稻田大学攻读历史,归国后任教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即今温州中学),不久接着刘绍宽任该中学校长。

    长子如父,在家时,由他来教下面的几个年幼的弟弟,他们都刻苦好学,每天天还没亮即起床读书,以点完菜油灯里的一条灯芯为准,这是他们家的传统,马星野撰有《青灯有味似儿时》,回忆自己少年时青灯伴他读书的难忘岁月。


家学濡染,根柢深厚


     马星野的父亲马敏中(名毓驎),排行第四,和第五马季洪(名毓骧),后来都成为刘绍宽的高第弟子,有“马氏五常”之目,刘氏有诗道:“马氏多才贤,相逢眉皆白。兄弟各称难,此自关世泽。



     祖父在他呱呱坠地之初,就在门上写了“马人忠孝”四个大字,用来启迪他,策励他。

    古人在“忠”和“孝”这两方面是息息相关,这个忠字以后就伴随了他的一生,成为他一生为人做事的标准,无论是从政,还是办报,都是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读者,在风雨如晦的年代里,以言报国,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在他三四岁时,他祖父就整天抱他在怀中,与他同床而眠,教他背诵唐诗、古文,因记忆力超群,所以他后来年龄大了,还会背很多古人的长诗,如杜甫《北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

    他说自己少年时对诗歌的爱好胜过古文,尤其爱好杜甫诗,后来在海外求学时,发回国内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所用的“星野”笔名即出自杜的《旅夜书怀》五律。

到了入学年龄,马伟随父母从陈岙迁居到县城西门担水巷,与再向西点的刘绍宽家刘宅和荫泽巷的马翀中(毓骅)、蔡墨笑他们夫妇家都很近,他也在马、蔡办的扶风学塾里读过书,苏渊雷在《马翀中先生传略》中说:“出其门下者,有马星野等百余人。”

    他父亲马敏中经常参加刘绍宽他们老人的戊社诗钟活动,有时就在他家举行,戊社坚持十来年后停止了,他父亲和其他年轻的本地人又成立了星社,老师刘绍宽也参加。马伟在县小读书,也和同学阮汝楠、王建之、蔡孟平等人成立了辛社,也经常诗词唱酬,打诗钟(限时完成)。

    有次他们请王建之父亲、拔贡王鼎铭出了一个题为“雨、春”嵌第七字,每人做七副对子,马伟有一对为“留得残荷听夜雨;聊将旧酒醉新春”,被评为第一,得到了王父的赞赏,当时他只有十一岁,可见马星野那时急智的表现。
    

龙文鞭影,负笈远游


     1926年,马伟考取厦门大学,1927年又考入南京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1930年改组为中央政治学校),在南京很有文名。1928年毕业,对办报发生兴趣。

    1929年春,到北平清华大学半工半读了半年,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非常赏识他,安排他任校长室秘书,同时编清华校刊。

    同年11月回家,他与同学蔡孟平去拜访耆宿刘绍宽,刘在日记中说他将往清华学校肄业,评他“此君气宇甚佳”。

    他当时气宇轩昂,文质彬彬,风流倜傥,可谓“春风得意马蹄急”。12月他即与一胡氏女结婚,刘绍宽在日记中说:“之奇今日结婚,午与宴。”由于没有共同语言,第二年在刘绍宽等地方绅士的调解下,他们离了婚。1929年夏,回南京任《党军日报》主编,还未满二十岁,共做了三年时间,这是他从事新闻行业的牛刀初试。





     1931年,马伟考取了中央政治学校的公费留学,因为他办过报,有兴趣研究新闻,政校当局也认为新闻学很重要,所以改科,不学教育学,而是选择了去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深造,成为中国政府派遣出去学新闻的第一人。

    此新闻学院创办于1908年,是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创办人为威廉博士,马星野后来被誉为“中国的威廉博士”。也就是在这求学期间,他把自己发表文章用的“星野”笔名作为自己的正式名字用。

    刘绍宽有《马颐钧示以送侄之奇赴美国诗,闻马少坪亦有作》诗:“马氏多材几白眉,竹林唱和有新诗。当前兰玉真堪喜,彼美榛苓况可思(以赴美国借用)。

    时局已成皮画虎,异邦应许颔探骊。病痱(足炙)盭长沙痛,倘觅奇方任国医。”当时政局动荡,内忧外患,蒿目时艰,刘氏希望他从海外探骊得珠,寻来奇方妙药,成为一个“国医”,好来救救“重病”中的国家。

    颐钧即马允元、马允伦兄弟父亲翀中,长沙是指汉代年轻政治家贾谊。后来刘氏在《和马敏中生日述怀次韵》诗中又说:“有子羡龙文,鞭影善驱策。

    负笈出重洋,远泛海天碧。纵驰域外观,能通异邦籍。学成干世知,不虚此行役。时局正需才,当途贮旌帛。鸿毛终遇顺,不比鹢风逆。蔚然杞梓材,足以慰松柏。请看一鹗翔,瘖尽鸷鸟百。”龙文是古代一种千里马的名称,它只要一看见主人鞭子的影子,就会奔跑驰骋。

    密苏里新闻学院将新闻教学和新闻实践非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切注重实际。他们还出去采访,就发在《密苏里人报》上。除了修新闻学外,他还以国院政治为副科,读了不少名著,融会贯通,这样对以后的办报和撰写社论非常有好处。留学四年,“此时所学益专,所涉益广,所诣益深,毕生志业之所趣,于斯大定”(《马星野先生行述》)。




一九八四年四月十九日荣获密苏里大学校长颁奖
    



获颁密苏里大学“杰出新闻事业终身服务最高荣誉奖”后与前校长Ellis Elmer 携手于校园漫步


     1983年,他到华盛顿、纽约视察中央日报社各单位,顺路拜访了母校,“以留鸿爪”,写下了《密苏里大学感怀十首》诗,其一《过先师威廉校长纪念室》:“采采丹枫恻恻心,威廉师骨已成尘。依稀五十年前事,只见双狮不见人。”

    其四《旧图书馆》:“故馆犹藏万卷书,青灯照读夜窗虚。徘徊觅遍少年迹,头白重来一老儒。”情真意切,清新动人。

    一年后,他接受密苏里新闻学院颁授“杰出新闻事业终身服务最高荣誉奖章”,其分量与美国新闻普利策奖一样。他又到母校做《中国新闻业的演讲》,并在获奖答谢酒会上发起设立“威廉斯奖学金”。


育材办报,业绩辉煌


     1934年5月回国,7月到黄埔军校见蒋介石校长。校长问他要做什么,他说办报,校长就说:“一个人办报不成,现在优秀的新闻记者很少,应先训练一些好的青年记者。”蒋校长的一席话成为他一生的又一个转捩点,“自度度人,自觉觉他”,从此他以培养国家新闻人材为己任,也成为他创办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的契机。

    创办新闻系的这个理念与创办黄埔军校一样,政校的新闻系似乎成为新闻记者的“黄埔军校”,为当时中国培养了不少有职业道德,有理想抱负的新闻人材。1938年,还接着兼任黄埔《党军日报》主编。




女儿马大安、次子马少野2016回乡参观水井


     同年秋,在政校任《新闻学概论》和《新闻事业经营及管理》。

    1935年,政校新闻系成立,任系主任,独当一面,他才二十七岁。他的弟子耿修业回忆当时上课情景说:“马老师的温州话,很不易懂。初上他的课,听他的话,就像读艰深的古文,很是闷气。”大概他也有点像当年同乡陈介石在京师大学堂那样,因为上课没有人听得懂,只好在黑板上写板书。他引进了密苏里新闻学教育模式,注重实践,创办了《中外月刊》,采访撰编排校都由学生完成,使此杂志与当时《时事月报》《东方杂志》齐名。

    到了1945年,南京国民党《中央日报》除了主笔外,全部工作人员都是由政校新闻系学生。

    他的新闻课程设计不同一般,认为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员需要其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于是当时新闻课程的分配比例为社会科学占百分之五十,语文学科占百分之二十五,新闻专业科目占百分之二十五,新闻的只占四分之一,注重通识教育,就如有人主张学书法的人,要用七分时间读书,三分时间练字,其道理一样。




     1935年,他还创作了新闻系系歌,把新闻工作提高到中国传统“三不朽”的高度。记者下笔犹如含微言大义的史书《春秋》一样,具有“春秋笔法”,“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



新闻记者责任重,立德立言更立功。

燃起人心正义火,高鸣世界自由钟。

新闻记者责任重,立德立言更立功。

微言大义春秋笔,新爱精神政校风。

新闻记者责任重,立德立言更立功。

我有笔枪与纸弹,誓为民族最前锋。

我有笔枪与纸弹,誓为民族最前锋。





     1941年,中国新闻学会成立,马星野是创始人,大家推荐他起草了《中国新闻记者信条》,他共撰写十二条,从各个方面对新闻记者提出了要求和规范。他是第一次提出了三民主义新闻思想,记者要以民族、民权、民生至上,要有责任,有道德,有担当,就像傅国涌先生所说的民国时期人的“角色”意识非常明确。

    马星野一生中有近六十年从事新闻教育和实践,引进西方自由理论,尝试建立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专业化的路上不断跋涉。他创办了大量的报刊、杂志,其中成就最显著的是在国民党中央日报社和中央通讯社任上。

    1945年11月,马星野接任《中央日报》社社长,他才三十七岁,书生办报,开始有人怀疑他是否能胜任。

    他对报社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就是实行股份制,进行企业化的经营管理,不再依靠津贴,实现了自负盈亏,取得了非凡的成功。耿修业说:“马星野先生时代的《中央日报》,在南京时赚钱,在台北也赚钱。办党报而能有大量盈余,星野师是第一人。”他不是通歪门邪道来赚钱,而是坚持新闻职业道德,这就很不容易。他采取了报纸杂志化等措施,增加了报纸的可读性、趣味性。

    1949年,又在他的主持下,报社有条不紊地迁到了台北,把报纸的印刷厂取名为“辛厂”,意谓工人辛苦。至1952年辞去社长一职,他共主政了七年时间,在这七年里,《中央日报》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发行量从原来只有一万份,增加到七万份。

    1964年,出任“中央通讯社”社长,1972年卸作。1973年,“中央通讯社”改股份制,马星野被选为第一任董事长,后来多年连任董事长,在任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1985年首次中风,仍惦记着社内的工作,同年在“中央社”退休,一丝不苟做好交接工作,先后又因病请辞中国新闻学会理事长、“国大”代表。马振聪(马锡鉴教授胞兄)在回忆文章中说:“因为马先生一生工作劳累,尤其在南京与台湾担任中央日报社长期间,不分昼夜,无间寒暑工作,甚至一天之内上三次班,除了上、下午处理行政工作外,夜间还要过问言论和编采方针,往往要到深夜或第二天清晨才回家。”

    还说他血糖、胆固醇等都偏高,曾患痛风。在经六七年病魔缠身之后,1990年,突患脑干中风,翌年逝世,一颗极其明亮的大星从天上陨落了。







【目前共有 0 条对该新闻的评论】【查看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