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首页 马氏文化 马氏新闻 历史人物 邯郸风貌 文化交流 当代精英 公告通知 组织机构 资料介绍
 
类别:历史人物 来源: 作者:编辑:陌归 更新日期:2018-8-12 阅读次数:2770


新息侯马援与息县


     题记:“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每当人们读到《后汉书·马援列传》中的这些语句,就不禁想起东汉一代名将、被光武帝封为“伏波将军”的新息侯马援。马援心有大志,情系国家。在战场上披坚执锐,奋勇杀敌,为国效力;在官场上与民休息,发展生产,造福一方。他被封为新息侯后,给今河南息县带来了沧桑巨变,息县人民至今难以忘怀那段峥嵘岁月……

    马援(公元前14年至公元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在今陕西兴平)人,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马援能文,所著《诫兄子严敦书》,为后世所传诵。平生多豪言,有“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等语。他的“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的壮志激励了后世无数的仁人志士。因此,《红楼梦》中薛小妹在《交趾怀古》一诗中写道:“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须说子房。”薛小妹把马援和开创汉朝四百年基业的天才军事家张良相提并论,这是现今息县人的骄傲。

    马援将军一生南征北战,为东汉边郡的安定立下汗马功劳,他忠贞报国、马革裹尸的精神令人敬仰。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光武帝刘秀拜马援为伏波将军,南下交趾平叛。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正月,马援平定徵侧、徵贰姐妹叛乱回到洛阳,被光武帝封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

    新息侯是光武帝刘秀非常钟爱的一个官爵。公元22年秋,刘秀参加绿林起义被王莽追杀,当逃到新息县(今河南息县)东部五十二里处时,已是人困马乏,他便叫侍从传令在此歇息。侍从转了一圈,回来禀报:“战马无处可栓。”刘秀随意从地上拣起一根棍棒,边偰边说:“廖天地里楔橛子——下桩。”不想这句话竟成为后人的一个歇后语,在息县乃至全国广泛流传。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在新息县设新息侯府,将当年他栓马的地方起名为“下桩”,后来演化为“夏庄”。马援崇敬光武帝的丰功伟绩,自愿到刘秀当年“下桩”的地方为侯,自此马援便与息县结下一段不解之缘。

    马援来到息县后,悉心了解这里的风土民情。他品尝毛尖茶,赞叹息县这独具特色的农副产品;登临濮公山,感受这“东南第一峰”的巍巍壮观;拜谒青龙寺,表达对息夫人爱国爱民“三年不语”的崇敬之情。

    当时的息县尽管沃野百里,气候宜人,但由于长期兵荒马乱,土地荒芜,民不聊生。马援深入考察了当地实情,利用息县淮水横贯东西、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等条件,因地制宜,兴修水利,引导人民发展农业生产,不久便将息县治理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富饶之地。另外,他还重视德教,讲求以理服人。他经常教导人们要相互提携、爱护、尊重、包容……这些优良的品质至今仍被息县人民所传承。

马援虽为一代名将,却有着文人墨客的雅性。他钟情于山水,虽不及后世苏轼密州出猎时“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的气派,但也丝毫不减开国功臣的勇武之气。他常常率领地方官员、学士到野外郊游,感受这风光旖旎的息州大地,抒发精忠报国的壮志豪情,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南方武陵五溪蛮发生暴乱。时年六十二岁的马援主动请缨,远征武陵。息县人民知道新息侯要走的消息后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拦住马援的车马,想借此挽留。马援以国家事业为重,面对噙满热泪的民众,他感慨万千,不能言语。在马援的心中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安康永远高于一切,他那颗赤胆忠心早已飞向了硝烟四起的疆场,他愿在边关平叛安民,效死沙场。于是,他向息县百姓承诺战争一结束便马上回来。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个美丽的谎言,这次远行很有可能是凶多吉少,可人民不愿禁锢他那颗忠君报国的心,只能满怀忧伤地送走了伏波将军。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马援最终为国殒命倒在疆场,实现了马革裹尸、不死床箦的夙愿。望眼欲穿的息县人民盼来的却是马援战死沙场的噩耗,对此悲愤万分。息县人民为纪念这位戎马一生的大将军,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当地官员也特下令打造了两尊重达几百斤的石狮子矗立在马援的坟冢前以示纪念。但由于淮河是条“滚河” ,时光流逝,世事变迁,不知什么时候淮水把这两尊石狮移走,经后人多次探寻终于找到了石狮。现今,这两尊石狮子被安放在息县县委大门两侧,成为息县悠久历史的一个见证,成为外来游人观光浏览的一个好去处,它替新息侯马援将军保卫着当地勤劳善良的人民群众,并祈祷息县人民幸福快乐、安康吉祥……




【目前共有 0 条对该新闻的评论】【查看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