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首页 马氏文化 马氏新闻 历史人物 邯郸风貌 文化交流 当代精英 公告通知 组织机构 资料介绍
 
类别:马氏文化 来源: 作者:荀马新民 更新日期:2025-1-13 阅读次数:76


             马氏家训辑要与新编

                                        荀马新民

  提 要:“奉公守法、狭逢勇胜、战争不是儿戏,纸上谈兵误国。”可谓最早的马氏家训,是笔者与马计斌教授根据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关中华马姓追姓始祖,赵奢公马服君事迹记载而缩编的。“莫议人过、莫讥朝政……”是笔者根据《古文观止》等文献中马援《诫兄子严、敦书》节选缩编的,可谓流传早且广的马氏家训。马廷鸾所传“四留”家训;马立安、马鹤凌、马英九三代传诵的“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家训,可谓格局博大,意蕴深远的马氏家训。马丕瑶所传《约斋铭》家训及百姓流传的“厚基、博学、知耻、济困”等马氏好家风、靓家训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警醒家人遵守传承的功效,更有着激励自己及世人遵守弘扬之愿景。

关键词:马服君、马援、马廷鸾、家训、辑要、新编



  引言

  自中华马姓追姓始祖,赵奢公马服君秉公守法,大败秦军,受封马服君,后又有马姓得姓始祖马兴传承以来,两千余年,给芸芸千百万的马氏后裔,留下了数不尽的马氏好家风、靓家训。

  一、赵奢马服君所传马氏家训

  “奉公守法、狭逢勇胜、战争不是儿戏,纸上谈兵误国。”这三则家训,可谓最早的马氏家训,均是笔者与马计斌教授根据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关中华马姓追姓始祖、赵奢公马服君事迹记载而缩编的。

奉公守法”的故事是这样的:赵奢原来是一名赵国征收田赋的官员,是个办事公道而且非常严格的人。一次,赵奢率队前往相国平原君赵胜家征收税赋。管事盛气凌人,抗拒不交。赵奢就连杀了平原君家中九个当事人。

平原君知道后很生气,命传赵奢,扬言要赵奢抵命。赵奢不但一点都不害怕,还义正严词对平原君说:“虽然您在赵国权势非常显赫,但是您的管家却拒绝缴纳赋税,这样会损害到国家的法律,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国家的威信。要是大家都这样,赵国就会慢慢衰落下去,早晚会被其它国家灭亡。以您现在这样崇高的地位,如果能够带头遵守法令,那么赵国就会强大起来,您也会更受到大家的尊重。”平原君觉得赵奢说的很对,不但没有杀他,而且把他推荐给赵王,让他担任更高的官职。

“狭逢勇胜”的故事梗概是,赵王召集大将廉颇、乐乘还有赵奢,商议秦军逼近赵地,咱们如何应敌?廉颇和乐乘均说敌强我弱,还是不出兵抵抗为上。赵奢却坚定地说,两军对垒,好比两个老鼠在狭窄的洞中相遇,两鼠斗穴勇者胜!结果,赵奢率军大败秦军,受封马服君,封地紫山也称马服山、紫金山。后来,刘邓大军以此战为样本,引申为狭路相逢勇者胜!

    “战争不是儿戏,纸上谈兵误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如下: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①

    意思是说:“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论战谈略,自以为天下人没有能比得上他的。有一次与他父亲谈战阵布设之道,赵奢也难不倒他,但并不因此就认为他懂兵法。赵括的母亲询问其中原因,赵奢说:‘战争,是关系将士生死存亡的大事,而括儿竟说得如此轻松容易。将来赵国不用括儿为将则已,若果真用了他,使赵国惨败的,一定是他了。’等到赵括所率领的大军就要起程时,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不可以让赵括做将军。’赵王问:‘为什么?’回答说:‘当初我侍奉他父亲,那时他是将军,由他亲自捧着饭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认作朋友的数以百计,大王和王族们赏赐的财物全都分给军吏和僚属,从接受军令的当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现在赵括一下子做了将军,就面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帛,都带回家收藏起来,还天天访查便宜合适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大王你看他哪里像他父亲?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领兵。’赵王答道:‘您把这事放下别管了,我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接着说:‘您一定要派他领兵,日后一旦他不称职,老身能不受株连吗?’赵王答应了她的请求。”

    二、马援所传马氏家训

    东汉以后,历代文献中有关流传甚广且早的马氏家训,也是百姓熟悉的家训,是有着马革裹尸、铜柱标功赞誉的东汉开国大将马援写给侄子们书信,原文节选如下: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②

    意思是说:“我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原因。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啊。’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谦约节俭,又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人是个豪侠,很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好的人坏的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正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鹜鸭。一旦你们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就成了纨绔子弟。正所谓‘画虎不像反像狗了’。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里的将领们到任就咬牙切齿地恨他,州郡内的百姓对他的意见很大。我时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

    这封信的内容,流传甚广,《后汉书·马援传》《古文观止》等文献均有收录,题为《诫兄子严、敦书》,不仅被马氏后人传颂,而且他姓家谱、家训中也多有选刊。最亮点是千万不要讥讽他人和妄议朝政,还有奢侈无度等都是引火烧身、自取其辱的根源。令后人警醒。信中出语恳切,言词之中饱含长辈对晚辈的深情关怀和殷殷期望,所以能产生后世多有传颂的效果。

    所以,后学称颂此信为家训中流传早且广的马氏家训。同时,又认为此信长且文言文难懂。故笔者根据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信中核心意思,摘录、提炼为四十字,以便诵记:

    “莫议人过,勿讥朝政;

    “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忧人之忧,乐人之乐;

    “学错榜样,画虎类犬;

    “谆谆教诲,牢记莫忘。”

    此信缩编后,《紫山》杂志首发,后有多家网络媒体及纸媒等刊转载,有注作者为马新民,也有无注。但作者无妒,此家训缩编易流传最好。

     三、马廷鸾所传马氏家训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

    “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

    “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

    “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这则十分有名的“四留”家训,是南宋名相马廷鸾留给子孙的。马廷鸾留给子孙的不是盘根错节的官宦人脉,不是挥之不尽的金银财宝。而是要求子孙们要牢记家训:不取巧,尽职守,散浮财,宜子孙。

    “四留”家训,短短四句话,把个人与家庭的操守,同“造化”(天地自然)、“朝廷”(国家民族)、“百姓”(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的利害紧密联系到一起。文字简约,语言精辟,含义深邃,堪称劝世警句。

    “四留”家训的出发点在“留”,落脚点在“还”。从字面上看,句中的“留有余”直白明了,而这个“还”字却分别有着“善待”报效“回报”和"“毋忘"等延伸合义。将“四留”“四还”结合起来理解,其实质与核心,在于正确对待“巧”与“造化”、"禄“与“朝廷”、"财”与“百姓”和"福"与“子孙”之间的关系。"巧"为心思、技能和机会之谓,“禄"为福运、薪资和爵禄之谓,"财"为浮财、钱币和物资之谓,"福"为富贵、寿考和幸福之谓。这些人皆企盼向往的欲望,分别与“造化”“朝廷”“百姓”和“子孙”对应起来,体现出家国意识同构,形成个人、家庭的道德思想操宇与行为规范,进而对人的思想、认知和行为等产生约束力。

    “四留”家训的基本含义可理解为:要善待天地自然.不可任意用尽索取自然资源之巧,以谋强取豪夺;要报效国家民族,不可肆意耗尽社会物质财富之禄,以致骄奢淫逸;要回报人民群众,不可恣意榨尽百姓血汗膏脂之财,以行横征暴敛;要毋忘子孙后代,不可刻意求尽儿孙自强自励之福,以使损志增过。

    马廷鸾作为古代的一名封建官吏,固然有其历史的阶级性和局限性,这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四留”家训所表达的思想和观点,始终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即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首先,“四留”家训强调善待自然,正是今天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要义。无论是杜甫《望岳》中的“造化钟神秀”,还是当今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都是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马廷鸾在落后的封建时代,提出“以还造化”的思想,实属难能可贵。

    其次,“四留”家训强调报效国家,正是今天倡导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在要求。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官吏的忠君思想是别无选择的。马廷鸾同历代忠正爱国之士一样,心目中的朝廷不仅是指皇上,更重要的是指国家社稷。这一点,从他上朝论对所讲的“集和平之福者,自陛下之身始,养和平之德者,自陛下之心始”中可以看出。

    第三,“四留”家训强调回报人民,正是今天践行的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题中之义。当然,封建官吏不可能具有共产党人这种思想境界,但马廷鸾“还百姓之财”的思想,为后人树起道德标杆。

     其四,“四留”家训强调毋忘予孙,正是今天重视关心教育下一代、培养“四有”新人的工作重心所在。自古以来,福荫子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话题,涵盖精神的、物质的诸多方面。马廷鸾强调重视对子孙的教育引导,事关国家、民族和亿万家庭的未来。

    正是在“四留”家训的教诲下,马廷鸾子女均学有所成、耕有所获,其子马端临,从难从严潜心著述三十余年,著成史学巨著《文献通考》,成为一代杰出史学家。③

    四、马丕瑶所传马氏家训

    马丕瑶,清末官至广东巡抚,政声卓著,被誉为“百官楷模”,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创的《约斋铭》为家训,以《周易·家人卦》为家规,告诫子孙要日新其德,刚健笃实,正己守道,不辱门楣。

    马丕瑶32岁中进士,受任山西平陆县令伊始,就在大堂上悬挂了“不爱钱,不徇情,我这里空空洞洞;凭国法,凭天理,你何须曲曲弯弯”的长联,开始问案,依靠民众信任与支持,很快摸清了积年盗案的详情和证据。于是平反冤狱,缉拿盗匪,整顿吏治,体恤下民。不到三年,平陆盗匪销声匿迹。“马青天”盛名不胫而走。不久便调任永济县知县。

初到永济时,当地有个县吏,一向勾结豪强,为非作歹。他听说马知县爱养花,便搜罗名花大献殷勤。马丕瑶洞察秋毫,查知其为永济第一“害虫”,立即对其予以严惩。并告诫在永济敬敷书院就读的子侄:“尔等切记,人之投吾所好者,必有所为而来。若中其毒,与饮鸩等。”

马丕瑶将县衙书房改名为“约斋”,取“幽独审己、自我约束”之意。正是在这里,他综合挚友劝谏,反省过往,写下了《约斋铭》,包括“戒色、功名、思虑、笔墨、言语、处家、生业、银钱、享用、应酬、读书、豪情”等十二个方面,作为座右铭和传世家训,真诚地要求自己和晚辈,自觉实践儒家内圣外王的理念。他告诫儿子:“一敬胜百邪,一诚包万有。”又指出,每晚应定时自省,切勿放肆。

除了以《约斋铭》为家训,马丕瑶又从《周易》中选出第三十七卦“家人卦”作为家规。“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大意是:“女主内,男主外,老幼有序。家长对家人要严格要求,不失法度。全家人都要诚信庄重,各尽其责,各尽其道,和睦相处。”体现了儒家教育思想。

走进马氏庄园,《约斋铭》《周易·家人卦》及哲理性楹联匾额,随处可见。“约约秀才儿,家风休改换。布被暖,菜根鲜,素位乐陶然”“一敬胜百邪,一诚包万有”“处世无他莫若为善,传家有道还是读书”,道尽了一门忠厚本色。

马丕瑶通过身教、诗教、家训、家规等,教育子弟大胆做事,本分做人,故其子女皆能出人头地。长子马吉森,实业家,清末首创豫北纱厂、六合沟煤矿;次子马吉樟,光绪九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湖北按察使,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倡导教育救国,为官恤民善施;小女马青霞,同盟会会员,先后在开封、北京创办女校,并将百万家产,尽数捐献给教育和铁路事业,享有“南秋瑾北青霞”之美誉,孙中山亲书“天下为公”与“巾帼英雄”横幅相赠。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齐而后国治”。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淳朴的家风、严谨的家训是马氏家族治家之根、为人之本。

鉴古知今,百余年过去了,当我们重温马氏庄园里的家规家训和那些楹联匾额时,依然能感受到发自肺腑的震撼和刻骨铭心的启迪!④

    五、马立安所传马氏家训

    “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⑤

这则家训由马英九祖父马立安精心书写,马英九之父马鹤凌继往开来,马英九发扬光大。早年,马英九的博士论文扉页有引此句,马英九办公室悬挂着该家训。马英九取得骄人业绩,家训励勉,功不可没。

“ 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这则家训涵盖的不止是马氏文化的精深,更蕴含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体现了马氏精英家族的博大格局,远见卓识。这则家训无疑会被更多的有识之士接受与传承!

马鹤凌还从国学精髓中找出了另一些准则,要求马英九做到,如:“有原则不乱,有计划不忙,有预算不穷。”可谓三不准则,可谓教子典范,基本说透了做人的根本。

任何人之所以当断不断,左右摇摆,根本症结,便在于没有原则,没有目标,没有信念。相反,一个人如果有了明确的信念,便可以始终如一,便可以明辩是非,立场坚定。同时,还要注意,仅仅有了原则和信念,显然还不够,还得有自己明确的人生计划,如果没有计划,没有脚踏实地去执行这一计划,那么,即使有原则,也只可能成为一个空谈家。

所以,一个人在确定了人生原则之后,第二要点,便是确定人生的计划。人生的计划应该怎样确定?乍一听这个题目,多会发懵,尤其是年轻人,对于社会缺乏足够认识,对于未来缺乏远见,计划何从谈起?马鹤凌又为儿子解决了这-难题,他说:“此生理想,近期计划,今日功课。”

确定此生理想。这一点,似乎绝大多数人都曾做过,有人想当科学家,有人想当医生,甚至有人想当总理、总统,定这样-个计划,不是难事,眼睛一闭,随口说出就可以了。至于未来是否实现,那是另一回事。大概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曾实现少年时的人生理想吧。针对这一症结,马鹤凌先贤为儿子开出了药方。此生理想是由一个又一个近期计划组成的,只要能够将这些近期计划实现,那么,每实现一个计划,便离理想近了一步。

怎样实现近期计划?说起来也很简单,今日功课,在近期计划中,要明确每天必须完成的功课,只要你能够一步步地扎实把握今天,那么,坚持不懈就能走向成功。

“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无疑是一则格局博大,意蕴深远的家训,体现了马立安、马鹤凌父子的博大胸怀和远见卓识,影响世人追慕并尊崇为座右铭。

    六、百姓所传马氏家训

    (一)涉县昭义村马氏家训

    “修身宜静,出言宜慎;

    “持家宜勤,处事宜和。

    “念此誓言,朝夕乾乾;

    “子孙有志,尚法圣贤。

    “明书院壁,恪守万年!”

    这则家训选自邯郸涉县昭义村马氏家训,是前清贡生马汝恒子孙马孟武等根据祖上家教诵记而缩编的,核心是一个“静”字,强调处世不要浮躁,时常反躬自问,不要口无遮拦,勤是兴家之首,要以和为贵,团结最重要。

    (二)河南商丘马氏家训

“勤耕务读,敦伦孝亲;

“卑无犯上,富莫骄贫。

“居仁由义,睦族和宗;

    “德以修身,廉俭持正。”

    这则家训选自中华网商丘马同和自述,原标题为《马氏家训:三代传承好家风标题不重复》开篇如下:“《马氏家谱》中的家训,自我在小学读书时,父亲便教我朗读背诵,如今依然熟记于心。父亲给我讲解家训的主旨是,在勤奋做好农活的同时,更好发奋学习读书;孝亲敬长,善教儿女;清贫时安分守己不能犯上作乱,富贵时不能忘本看不起贫穷者;内心存仁,行事循义,做到族人宗亲和睦团结;以德修身养性,以清廉节俭修行,一生做到操守正派。后来,我又把家训讲给孩子听。家训伴着父亲、我和孩子,让我们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受到熏陶与洗礼,成为人生不断前行的航标与力量。⑥

    (三)邯郸紫山马氏家训

    “厚基、博学、知耻、济困;

    “自爱自信自立自强,立德立志立功立言;

    “学业事业后家业,小家大家先国家;

    “守规矩、养习惯、须认真、勇创新。”⑦

    以上家训是笔者所撰。2005年清明,台湾名宿马鹤凌老先生87岁高龄,联合马来西亚马氏率团到邯郸紫山寻根祭祖。笔者有幸随邯郸陪祭团参加活动,有幸与马鹤凌老先生攀谈,深受其“黄金非宝不是宝,万事皆空善不空”马氏家训感染。

    事后,即精心编纂“厚基、博学、知耻、济困”八字家训与家人分享。“厚基”是说,进入社会,一定要有厚实的基础,政治、经济基础都要厚实,才可能大有作为。“博学”是说,有所作为后,还要博学厚实,知识面宽了,机会就会更多。“知耻”是说,机会多了,就要知道大众不齿的羞耻之事不能做。“济困”是说,有了能力,就要尽力帮助那些有了急难愁盼的人解困。这则家训也是写给自己的,告诫自己要时时警醒自己,三省吾身。

    这则家训发布在《紫山》总第四期上及网上,有朋友指出格局有点小,建议补充家国情怀。

    于是补充:“自爱自信自立自强,立德立志立功立言。”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流传甚广,先贤李立三、马三立父辈取“立三”、“三立”,不难想到是寄托他们能成就人生三不朽。这里加了“立志”,一是呼应“四自”,二是创新增新意。

    补充:“学业事业后家业,小家大家先国家。”对句明白如话,浅显易懂,又不失意蕴深刻。

2007年,我孙出世,谨遵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于是有了“守规矩、养习惯、须认真、勇创新。”前九字是说,幼儿从小就要养成守规矩的好习惯,而且必须认真。家有家规,幼儿园、学校也有园规、校规,幼儿从小认真养成了好习惯,受益终生。“勇创新”是说,待儿童少年时代养成了好习惯,端正了世界观,步入青年,进入社会后,就要多思考,有些陈规陋习,需要打破!故所谓“勇创新”。不怕打破旧的陈规陋习,因为,从小养成的好习惯,正确的世界观已经确立。

    七、结语

    马氏家训辑要与新编,既有辑要,又有新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警醒家人遵守传承的功效,更有着激励自己及世人遵守弘扬之愿景。

几千年来,数不清的马氏家谱、家训浩如烟海,诸如:敬奉祖先、孝顺父母、友爱亲朋、敦睦邻里、尊师重道、读书明理、立身谨厚、 居家勤俭等等的谆谆教诲,均需大家悉心研习。这里的辑要,难免挂一漏万,还请大家见谅。但这里辑要与新编的马氏家训,虽然只是一点点缩影,但还是值得大家研习的。

马氏家训辑要与新编,不仅写给大家看,也是要求自己遵守,还可呈给世人分享。



备注:

一、结构本文,参考并引用了诸多作者的网络文字,有署名者均在后注中标示,无署名者和有署名者,均在此深表谢忱。

    ①这段引文,引自古典古籍司马迁《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第十五段。

    ②两段引文,均出自中华书局《古文观止》上册第274页、275页《诫兄子严、敦书》,吴楚材、吴调侯选编,1963年版。

    ③此章,节选自乐平市文广新局网站“乐平文化乡贤”栏目,马宗佑《马廷鸾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遗产》一文,略有改动。

    ④本章节根据沈阳纪检监察网,清正家风、廉洁沈阳栏目《马氏庄园:一敬胜百邪 一诚包万有》一文缩编。

    ⑤引自《紫山》杂志总第四期。

    ⑥这则家训文字,选自中华网商丘,马同和自述,原标题为《马氏家训:三代传承好家风标题不重复》略有修改。

⑦四条家训,前三则选自《紫山》杂志总第四期,第一则、第四则《邯郸晚报》2023年7月7日第7版标题《家训写给自己看》署名荀马新民发表。

二、正文7542字,加以上备注合计7915字。

三、作者,荀马新民,原名马新民,男,1955年元月生于曲阜,现居邯郸,荀子研究学者、《马氏之歌》词作者,现任邯郸市马氏联谊会常务副会长、邯郸市荀子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河北工程大学荀子研究所研究员、邯郸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荀子研究中心副主任、马来西亚中华国学书院顾问。主要作品《马氏之歌》写入世界马氏联谊总会章程;《邯郸赋》荣获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全国十佳,论坛最佳;《荀子赋》《荀子思想与当代世界》《冯友兰谈<大学><荀子>》《读荀趁早》等多家媒体刊转载。主研方向为:荀子思想的当代价值与海内外弘扬之途径。



本文应第十一届世界马氏恳亲大会暨伏波文化国际论坛征文,人选论文集,《紫山》总第12期刊发 2023年10月出版
[/size][/size][/size][/size][/size]

【目前共有 0 条对该新闻的评论】【查看参与评论